吴国梅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调和,一字调五。诸生。善画,画宗董源,善用积墨。曾居京师,在旅店壁上作画。董邦达见之,大为赏识,延为上宾。曾为邦达代笔,不求闻达,绝意功名。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调和,一字调五。诸生。善画,画宗董源,善用积墨。曾居京师,在旅店壁上作画。董邦达见之,大为赏识,延为上宾。曾为邦达代笔,不求闻达,绝意功名。
【生卒】:964—1049【介绍】:宋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
【生卒】:1776—1835【介绍】:清陕西肤施人,字芥航,号畏堂。嘉庆六年进士。道光间官河东河道、江南河道总督。曾增修河堤、浚各湖斗门引渠。又疏议在上游深刷河身以保护民田,创灌塘法以便漕运。有《三竹
【生卒】:?—835【介绍】:唐邓州新野人。庾光先孙。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十年,中博学宏词科。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福建观察推官。宪宗元和中,历郑滑观察判官、考功、度支员外郎、礼部侍郎、知贡举、刑
南朝宋、齐时人,祖籍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出身为小吏,累迁至江州典签,以善于奉承,深受刺史萧赜信任。萧赜即位,授中书通事舍人,封望蔡县男。明帝时,高帝、武帝旧人少有存者,而法亮委任如故,官至大司农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初为太学生,应募从军。从讨和龙、吐谷浑有战功位,至平南将军、北豫州刺史,封安城侯。卒於献文帝时。(,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以太学生应募从征,有功,赐爵介休男。后屡从
【介绍】:五代时僧。安阳人。俗姓裴。七岁至历下,后该览《大藏》。拟白乐天《六帖》,纂《释氏庶事群品》,以类相从,建其门目,凡四百四十门。始从法王利见部,终狮子兽类部,物类检括。后周世宗显德初进呈,世宗
【介绍】:元盂县人。少有谋略,从世祖累立战功,授龙虎卫指挥使,擢镇远大将军。奉命镇压南方少数族起事,抚以威信,不战而平。
【介绍】:东晋渤海饶安人,字大伦。刁协子。王敦以诛刘隗、刁协为名起兵,协被杀。王敦平后,彝斩仇人党,诣廷尉请罪,朝廷特宥之。历尚书吏部郎,累迁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广陵。卒官。
【介绍】:东汉涿郡安平人。灵帝时为虎贲中郎将,后为西河太守。父崔烈以钱五百万买官得司徒,钧谓“嫌其铜臭”。献帝初,与袁绍俱起兵山东。
【生卒】:635—709【介绍】:唐亳州永城人,字少连。朱仁轨弟。高宗咸亨中授洹水尉,迁右补阙。通史学,与刘知几相善。武则天长寿三年,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韦安石阅其草,有董狐笔之叹。进同凤阁鸾台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