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吕祖谦

吕祖谦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


【生卒】:1137——1181

字伯恭,祖籍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徙居婺州。吕好问孙。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主管台州崇道观等。以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重修《徽宗实录》,又受命编纂《皇朝文鉴》,迁直秘阁,进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家有中原文献之传,学识渊博,与名士张栻、朱熹等友善,讲索益精。卧病,任重道远之志不衰。卒。谥成。著有《古周易》、《书说》及《欧阳公本末》诸书。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


【生卒】:1137——1181

字伯恭,祖籍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徙居婺州。吕好问孙。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主管台州崇道观等。以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重修《徽宗实录》,又受命编纂《皇朝文鉴》,迁直秘阁,进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家有中原文献之传,学识渊博,与名士张栻、朱熹等友善,讲索益精。卧病,任重道远之志不衰。卒。谥成。著有《古周易》、《书说》及《欧阳公本末》诸书。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


猜你喜欢

  • 李通

    【生卒】:?-42字次元,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出身大商人。初为五威将军从事,新莽末助刘秀兄弟起兵,更始帝时期官至大将军,封西平王。刘秀称帝后,官拜大司农,常委以留守京师之责,官至大司空。为人谦恭,

  • 唐明皇

    【介绍】:见唐玄宗。

  • 广兴

    字赓虞。隶满洲镶黄旗,大学士高晋第十二子。初捐赀授主事,历官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兼副都统及总管内务府大臣,刑部侍郎。嘉庆四年(1799)首劾和珅罪状。机敏干练,得嘉庆帝信任,屡奉使赴山东、河南理要事。赴

  • 孙智清

    【介绍】:唐道士。幼入茅山,师黄洞元。文宗大和六年,为山门威仪。七年,奏请禁茅山采捕,奉敕立碑于紫阳观。李德裕尊师之,有诗相赠。武宗会昌元年,召修生神斋,建九层宝塔行道,赐号明玄先生。为茅山宗十六代宗

  • 王文统

    【生卒】:?——1262字以道,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初为李璮幕僚。世祖即位,应召为中书平章政事。当时立国规模法度,他均参与谋划。主行“中统元宝交钞”。他为人忌刻。中统三年(1262)李璮谋反,他被指

  • 李原名

    字资善,安州(今河北清苑东北)人。洪武十五年(1382)被推举为御史。二十年使平缅,称帝意,升为礼部尚书。自是凡外事多向他咨询。凡部礼、宗庙、社稷、岳渎诸礼仪制度,都由他最后修定。二十三年以老致仕。

  • 李元履

    南朝齐、梁时人,祖籍兰陵承县(今山东枣庄南),李安民子。齐为司徒竟陵王子良法曹参军,与王融相善。王融被诛,郁林王敕其随右卫将军王广之北伐,密令于北杀之,会郁林王败死,事不果。入梁,历为吴郡太守,度支尚

  • 何绍祺

    【介绍】:清湖南道州人,字子敬,号勗潜。何绍业弟。道光十四年举人,累官浙江道员。书法颜真卿,能承家学。

  • 明新

    明安图之子。字景臻。充食俸生。从父遗命,与陈际新等合作完成父著《割圆密率捷法》。

  • 李鸿普妻郭氏

    禹州(今河南禹州市)人。鸿普母明末死节,尸体遗失。力事纺织,养奉公、后婆。剌左腕,以己血和香屑为鸿普母塑像,复剪己发以饰像,奉祀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