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祎之

刘祎之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猜你喜欢

  • 李勉

    【生卒】:717—788【介绍】:唐宗室后裔。字玄卿。高祖子李元懿曾孙。少喜学,沈雅清整。肃宗擢监察御史。累进梁州刺史、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代宗时进工部尚书,封汧国公。任滑亳节度使间,以旧德方重,不威而

  • 符凤妻玉英

    尤殊美。凤坐罪徙儋州,玉英随同,至南海,凤为獠人所杀。獠人欲侮玉英,并予胁逼,玉英不从,投海死。

  • 王隐

    字处叔,陈郡陈县(今河南淮阳)人。历阳令王铨子。博学多闻,以儒素自守,继父著述之遗业。避乱渡江,元帝即位,为著作郎,撰西晋史。谋平王敦乱有功,封侯。受虞预排挤,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在庾亮的资助下,撰

  • 赵迪

    【介绍】:明福建惠安人,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 李长祥

    字研斋。四川达州人。明崇祯进士,选庶吉士。明福王时,充监察御史,巡视浙江盐务。明鲁王监国,加右佥都御史。鲁王逃奔海上后,乃聚众上虞东山,兵败逃绍兴、奉化,投平西伯朝先,升兵部左侍郎。兵再败,逃亡江、淮

  • 辽世宗妃甄氏

    【生卒】:?——951本后唐宫女,帝从太宗南征时俘得,甚宠幸,生宁王只没。世宗即位,立为皇后。史称甄后严明端重,治内有法。时,刘知远、郭威相继称帝,世宗自持基业强盛,虚度时日。后参谋帷幄,密主大谋,不

  • 曹集

    【介绍】:宋人。少从张栻讲学,以为士君子之学,不过一“实”字。历官皆在六部,不事干谒,不肯附丽。出知南康军,为政一遵朱熹之旧,有循绩。

  • 杨兴

    【介绍】:西汉人,字君兰。元帝时,为长安令。以材能得幸。因与贾捐之相互举荐,欲得高官,为石显告发,减死罪一等,髠钳为城旦。成帝时,官至部刺史。

  • 苌弘

    【生卒】:?—前492【介绍】:春秋时人。周敬王大夫。孔子曾从弘学乐。敬王二十八年,晋大夫范吉射、中行寅作难,弘与谋,晋人因以责周王室,周杀弘。一说为周灵王时人,善天文,明鬼神事。又传说以幸媚为周人所

  • 皇甫规妻

    善作文,能草书,常为其夫撰文。规卒,董卓闻其貌美欲纳,不屈骂卓而死。皇甫规,安定人。【介绍】:东汉人。善属文,能草书。规卒,年犹盛,容色美。董卓聘之,诣卓门,跪陈辞情,卓使奴拔刀围之。知不免,骂卓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