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渊

刘渊

【生卒】:?——1307

刘复亨之子。至元十一年(1274)为千户,九月,领兵巡逻泗州,在淮河九里湾大败宋军。次年,在清河又击败宋将朱焕。又从别乞里迷失攻淮安。十五年从张弘范征闽、广、漳、韶等州。次年,从攻崖山。二十四年从脱欢征交趾,攻万劫江、灵山城。后守杭州,病逝。


【生卒】:?—310

【介绍】:

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字元海。匈奴族。世袭匈奴左部帅。少年时为质于洛阳,习经史,结权贵。西晋末,在离石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寻改称汉王。晋怀帝永嘉二年称汉帝,都平阳。在位六年卒,谥光文,庙号高祖。好《春秋左氏传》及《孙子兵法》,认为“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又常耻“随(何)陆(贾)无武,绛(周勃)、灌(婴)无文”。


【介绍】:

宋江北平水人。理宗淳祐间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宋以前依《切韵》所分二百零六部合并“同用”各韵,为一百零七部,后世亦称“平水韵”。其书不传,所分韵目见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


【生卒】:?-310

字元海,新兴(今甘肃武山西)匈奴人。魏匈奴左部帅刘豹子。幼好学,以上党人崔游为师,博涉经史,尤好《孙子》,善骑射,膂力过人。魏末入洛阳,深得司马昭父子的赏识。父死,袭职左部帅。武帝太康末,授北部都尉,广集名儒秀士及匈奴五部豪杰。惠帝初,授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侯。随司马颖与诸王混战,以招兵为名回左国城。永兴元年(304),为匈奴大单于,称汉王,都离石(今属山西),以刘宣、崔游为股肱,起兵反晋。王弥石勒等相继归附,屡挫晋军。永嘉二年(308)称帝,迁都平阳。永嘉四年死,在位七年,谥光文皇帝,庙号高祖。(九,,参见《魏书》)


【介绍】:

宋江北平水人。理宗淳祐间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宋以前依《切韵》所分二百零六部合并“同用”各韵,为一百零七部,后世亦称“平水韵”。其书不传,所分韵目见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


【生卒】:?-310

字元海,新兴(今甘肃武山西)匈奴人。魏匈奴左部帅刘豹子。幼好学,以上党人崔游为师,博涉经史,尤好《孙子》,善骑射,膂力过人。魏末入洛阳,深得司马昭父子的赏识。父死,袭职左部帅。武帝太康末,授北部都尉,广集名儒秀士及匈奴五部豪杰。惠帝初,授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侯。随司马颖与诸王混战,以招兵为名回左国城。永兴元年(304),为匈奴大单于,称汉王,都离石(今属山西),以刘宣、崔游为股肱,起兵反晋。王弥石勒等相继归附,屡挫晋军。永嘉二年(308)称帝,迁都平阳。永嘉四年死,在位七年,谥光文皇帝,庙号高祖。(九,,参见《魏书》)


猜你喜欢

  • 黄洽

    【生卒】:1122—1200【介绍】:宋福州侯官人,字德润。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右正言、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久居谏职,直言朝政得失,无所忌讳。除参加政事。用人无所顾避,孝宗深嘉许之。除知枢密

  • 赵从吉

    【介绍】:明人,字云斋。工画,善墨梅。

  • 春宁

    【生卒】:?—1802【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哩氏。袭父扎拉丰阿一等男爵。乾隆间参与金川、石峰堡回民、台湾林爽文等役。嘉庆间在广元与白莲教军作战受伤。官终绥远将军。卒谥壮勇。

  • 妫皓

    【介绍】:晋吴郡馀杭人,字完起。有孝行。父昆为南郡太守,被劾入狱,皓年十六,髠头诣阙上书为父辩冤,有司不省。乃怀石至公卿门,置石于地,叩头,流血覆面。公卿莫不感伤,乃为奏上复审。

  • 元丽

    字宝掌,小新成子。宣武帝初,为宗正卿、光禄勋、右卫将军。与杨椿率军平吕苟儿起兵事,掠平民七百余人。宣武帝禁有司追检。后历任雍、冀两州刺史,为政严酷。在冀州杀二百多道人,答宣武问时,尚有得色。进为尚书左

  • 白云霁

    【介绍】:明应天府上元人,字明之,号在虚子。于天启间编成《道藏目录详注》。

  • 萧大钧

    【生卒】:539—551【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仁辅,一作仁博。梁简文帝子。性厚重,不妄戏弄。简文帝大宝元年,封西阳郡王。出为宣惠将军、丹阳尹。明年,监扬州。为侯景所杀。

  • 仵瑜

    字忠父,蒲圻(今属湖北)人。少有志操。正德十二年(1517)任礼部主事。托病辞官归。世宗立,起故官。疏陈勤圣学,笃亲亲、开言路、敬大臣、选诤臣、去浮屠、拯困穷、重守令、修武备、储人才十事。嘉靖三年(1

  • 宇文弼

    【生卒】:546-607字公辅,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博学知兵法。北周灭齐时军功卓著,封县公,拜上仪同。隋文帝时,数有战功,历显职。炀帝初,为刑部尚书,后转礼部。有文武才,为官严正。声望颇高。炀帝忌

  • 项景襄

    【生卒】:1627—1681【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去浮,号眉山。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间累擢内阁学士。曾驳山东巡抚欲禁蓬桅之议,维持渔民生计。官至兵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