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龙江至京驿道

黑龙江至京驿道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俗称大站道。由吉林、奉天入山海关。自茂兴站起,南80里至吉林省伯都纳站,70里至舍利站,60里至蒿子站,35里至孙托包站,45里至陶赉洲站,50里至蒙古站,45里至登额勒哲库站,45里至法特哈站,45里至舒兰河站,60里至金洲俄佛罗站,50里至尼什哈站,70里至搜登站,70里至伊勒扪站,50里至刷烟站,60里至伊巴丹站,60里至阿勒坦额墨尔站,60里至克尔苏台,80里至叶赫台,40里至棉花街站,55里至奉天省开原站,75里至高丽屯站,70里至懿路站,70里至盛京站,60里至老边站,40里至巨流河站,70里至白旗堡站,50里至二道井子站,50里至小黑山站,70里至广宁站,80里至十三山站,54里至小凌河站,54里至高桥站,64里至宁远站,62里至东关站,63里至凉水河站,97里入山海关,至昌黎县迁安驿,60里至乐亭县榆关驿,40里至抚宁县芦峰口驿,70里至卢龙县滦河驿,60里至滦州七家岭驿,100里至丰润县义丰驿,80里至玉田县阳樊驿,80里至蓟州渔阳驿,70里至三河县三河驿,70里至通州潞河驿,40里至都城,共3300余里。

猜你喜欢

  • 月理朵

    见“述律平”(1348页)。

  • 北部

    即“绝奴部”(1785页)。

  • 总制院

    元代官署名。一作释教总制院。元世祖于中统元年(1260)封乌思藏高僧※八思巴(1235—1280)为国师(后升号帝师、法王),命统领全国寺院僧尼。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

  • 拓跋推寅

    鲜卑拓跋部首领。东汉初,乘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草原空虚之机,率众从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一带,南迁至大泽(今呼伦池)附近。因其地虽广阔但多沼泽,遂谋更南徙,未行而卒。道武帝天兴(398—404)初,追

  • 雄谿

    藏语音译。意“官府庄园”。包括由原西藏地方政府各机关直接派人经管、收入用于行政开支的庄园和作为薪俸划给※噶伦、※代本、※宗本等现职官员的庄园,后者按规定去职后仍由原西藏地方政府收回。参见“谿卡”(25

  • 江华瑶民起义

    清道光年间,湖南江华一带瑶民不堪忍受官府和奸商的压迫和剥削,以赵金龙、赵福才等人为首,于十一年(1831)冬,在江华河口发动瑶民武装起义,攻占江华锦田司官署,杀死当地贪官20余人,先后在洪江冲和池塘圩

  • 勐乌土把总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清通典》载:“云南土把总五十五人,曰勐乌一人。”《清文献通考》载:“勐乌土司,在普洱府边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宣慰使※三宝历代曾命其子三凯冷食邑于

  • 金源郡王

    金封爵。先后受封诸人及其受封时间如次:宗室完颜勖,正隆二年(1157);平章政事、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大定十一年(1171);世宗孙麻达葛(完颜璟,即章宗),大定十八年(1178);太傅徒单克宁,大定

  • 莫那娄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部鲜卑部落名。亦作末那娄、莫耐娄,或误作“莫多娄”。西晋元康七年(拓跋禄官四年,297),该部大人倍斤率部入居辽东,并投拓跋氏。后随北魏徙居代郡(在今河北蔚县西南至山西大同一带)。北魏

  • 阿巴噶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牧地环锡林河(今西林河),东至浩齐特界,西、北接阿巴哈纳尔旗界,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塔尔尼库同始名所部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