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骠旁

骠旁

唐代巂州乌蛮丰琶(又作风琶)部首领。称“大鬼主”。辖地在两林部之南,占有今四川西昌市及昭觉县北部地区。管有阿诺两姓。与勿邓、两林合称东蛮三部,共奉两林部首领苴那时为“都大鬼主”。贞元四年(788),受南诏云南王异牟寻差遣,与苴那时、勿邓部苴梦冲同入朝,赐宴麟德殿,被封为和义王(又作和义郡王),给印信、袍带。五年,与唐军共破吐蕃兵于清溪关外、台登谷(今四川冕宁县南)、北谷(今四川冕宁北部)等地。以功得唐器重。

猜你喜欢

  • 刘孟扬

    1877—1943近代新闻家。字伯年。天津人。回族。清末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聘为天津《大公报》第二任主笔。曾撰文评击袁世凯。宣统三年(1909),自办《民兴报》,宣传鼓吹君主立宪,后又创办

  • 郎首

    壮语称“郎火”。旧时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村长称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篇:“在左右江溪峒之外,俗称山僚。……无年甲姓名,一村中惟有事力者曰郎火。”各村均有一至数人,隶属于土官,既为土官的公务人

  • 仡偻

    宋代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其名称仅见于南宋诗人陆游所著《老学庵笔记》:“辰、沅、靖州蛮有仡伶、有仡、有仡僚、有仡偻、有山瑶”。分布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南部地区。一说仡偻即指仡佬;另说仡僚、

  • 相威

    1241—1284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曾孙,※速浑察第三子。好学,广结儒士,听读经史,论古今治乱。至元十一年(1274),受命总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札剌儿五投下兵随军伐宋,

  • 元宁宗

    见“懿璘质班”(2585页)。

  • 马新贻

    ?—1870清朝大臣。字谷山。山东菏泽人。回族。道光二十七年(1897)进士,安徽建平知县,署合肥,吏事练达,以勤明称,精力过人。咸、同年间参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同治三年(1864),任浙江

  • 坐妹

    侗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择偶活动。又名“行歌坐月”。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每当夜色降临,未婚青年男女三五成群聚集鼓楼,或谈心,或唱歌;有些男青年则三三两两怀抱琵琶,走村串寨,寻找意中人,倾诉衷情。

  • 仲聂

    地名。位于西藏塔布地区。地当由印度经锡金至拉萨的要道。出产葡萄。1711年,继意大利卡普清教会传教士后,法诺的多米尼科神父曾在此建立传教站,派有神父常驻,1745年撤走,站亦关闭。

  • 雷再浩

    ?—1847清道光朝湘桂边区瑶民起义首领。湖南新宁县黄卜峒人。瑶族。出身农民家庭,曾参加道光十六年(1836)蓝正樽领导的瑶山八峒起义,失败后,与广西全州庄塘村汉族李世德等在湘桂边界组织“棒棒会”,广

  • 内蒙国民旬刊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机关刊物。为我国用蒙文宣传革命思想的早期刊物之一。1925年11月16日创刊。未署明出版地点,从出版时间看,应是该党中央所在地张家口。编辑主任是齐庆毕力格图,出版主任为阿拉坦。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