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长寿

马长寿

1907—1971

中国现代著名民族史学家、教育家。汉族,山西昔阳县人。幼丧父,靠母佣工为生,在其为矿工的舅父支持下读书。1929年秋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转入中央博物院任助理研究员。1942年后,先后在东北、金陵、南京等大学任教授。解放初期任教于浙江大学,1952年调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授。1955年,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赴西北大学任教授。早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时,就对民族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其早期有关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多刊于中山文化教育馆主办的《民族学专刊》上。在中央博物院工作期间,曾得到蔡元培先生的关心和支持,多次组织西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调查,写出了《凉山罗夷考察报告》(末刊)、《钵教源流》等论著。解放初期完成了《论匈奴国家的奴隶制》、《突厥人和突厥汗国》等著作。1956年组织并亲赴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地区进行清同治时期的陕西回民起义调查。1957年至1959年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四川和云南调查组的工作,写出了《美姑县九口乡社会调查报告》和《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与奴隶制度》专著。1962年出版了《北狄与匈奴》和《乌桓与鲜卑》两本专著。1976年以后,其遗著《氐与羌》、《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彝族古代史》等著作,分别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

猜你喜欢

  • 牂柯郡

    古郡名。又写作牂牁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故且兰(今贵州凯里西北)。属益州。辖地包括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和广西西北部。下领且兰等17县。三国以后辖地缩小,治所时有变迁。晋治万寿(今贵州瓮安东

  • 掘埒

    见“屈列”(1545页)。

  • 准噶尔官制

    清代准噶尔职官制度。有兀鲁思和鄂拓克两级。汗或大台吉(珲台吉)为准噶尔最高统治者,管辖准噶尔全境。下分四卫拉特,各有首领雄据,以其首领为大台吉。四卫拉特以绰罗斯为宗主,其大台吉称汗王、余小台吉俱为汗宗

  • 俺答汗法典

    明代蒙古法典。亦译作《阿勒坦汗法典》。东蒙古※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阿勒坦汗)主持制定。据法典前言推测,约颁布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之后、俺答汗去世之前的万历九年(1581)。法典正文则制

  • 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夜郎国鉤町(在今云南广南县境)人。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与夜郎王※兴及漏卧侯※俞互争雄长,屡举兵相攻。汉成帝遣使调解,不听。牂柯太守陈立召兴杀之,以其头示众。禹与俞震

  • 夹谷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夹古、加古。来源于部名。居胡论水(今拉林河支流活龙河)、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纳鲁悔河与失撒古河、暗土浑河(今黑龙江通河县东大古洞河)、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宋葛屯、胡里

  • 笔写记

    即“笔写契”(1883页)。

  • 国阿辇斡鲁朵

    见“永兴宫”(636页)。

  • 阿资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阿济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有说清代吉林将军所辖有阿济庄,即黑龙江下游南岸原阿济屯为其所在。

  • 口分田

    唐代均田制授田之一。北魏作露田。指受田者有权使用,但无权世袭或变卖的土地。通常占正丁受田数的十分之八。唐代西州(治今新疆吐鲁东南高昌故址)、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等地亦行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