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用
清朝将领。武术家。安徽安庆人,回族。身魁伟,膂力过人,精通武艺,弓马娴熟。雍正五年(1727),武举会试,中探花。由其倡导,安庆回民习武之风更盛。历任参将、总兵。乾隆十八年(1753)移镇台湾,救抚灾民,移风易俗。二十一年(1756),升福建水师提督,驻节厦门。廉洁奉公,并捐俸设义学、劝人读书。又训练水师,整理炮台,剿平海盗,海疆宴然。二十四年(1759),解甲归田。死后谥慎愍。安庆南门改镇海门,为之建镇海功绩碑。
清朝将领。武术家。安徽安庆人,回族。身魁伟,膂力过人,精通武艺,弓马娴熟。雍正五年(1727),武举会试,中探花。由其倡导,安庆回民习武之风更盛。历任参将、总兵。乾隆十八年(1753)移镇台湾,救抚灾民,移风易俗。二十一年(1756),升福建水师提督,驻节厦门。廉洁奉公,并捐俸设义学、劝人读书。又训练水师,整理炮台,剿平海盗,海疆宴然。二十四年(1759),解甲归田。死后谥慎愍。安庆南门改镇海门,为之建镇海功绩碑。
高句骊第十九世王(392—413年在位)墓碑名。王名谈德(《梁书》、《北史》作“安”),谥号全称“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亦简称“广开土王”。“太”,一作“大”。立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清光
?—167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觉尔察氏。世居长白山。初事皇太极,任护卫。天命十一年(1626),随努尔哈赤征蒙古巴林部,后屡从征,以功授骑都尉世职。崇德元年(1636),任护军统领,随军征明,克
晋及南朝所设治理“南蛮”之职官。始自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据《晋书》载:“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后设置地点有所变化。有晋一代该职多由荆州刺史兼领,也有由郡守兼领或另委人充任。准于立府,下
佤语音译。俗称“人头桩”。旧时云南西盟佤族村寨专门放置供奉人头的木桩。高约一米,顶部或背后挖有洞,用以存放头颅,置于村寨附近的鬼林中。过去佤族盛行猎头祭谷之风,猎来的人头先放在木鼓房中供祭专司稻谷生长
见“巴哇簇”(410页)。
394—468南北朝时期佛教译经师。其名意译功德贤。号摩诃衍。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由读《杂阿毗昙心论》而信佛。后出家学习大小乘教义,尤精大乘佛学。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至广州(今广
即“苦叉”(1330页)。
金将领。亦作实古迺、石古乃、习古乃。女真族。完颜氏。辽天庆四年(1114),与蜀王银术可使辽索逃人阿疏,还,言辽政腐败,可取,阿骨打始决意起兵伐辽。太祖天辅六年(1122),辽萧妃自古北口出奔,奉命追
元代诗人。字允中。回回人。著名诗人丁鹤年胞兄。先世为西域巨商,因助蒙古军西征有功,遂徙居京城大都(今北京)。后随父任武昌达鲁花赤,遂定居武昌。擅于诗,与胞兄吉谟雅丁有异曲同工之妙,时人赞称“二君之诗为
清廷遣※侍卫充新疆驻守卡伦领班人。此制始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例由京城禁廷一、二、三等侍卫及护军参领等派出,给予行装、生活资助,三年更换一次。如塔尔巴哈台配备12员,乌什配备11员。二十八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