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铁

阿铁

传说中的怒族祖先。与妻伊娃原居丽江。房前有一棵大树,结满黑果,人们说这棵树是鬼栽的,果子不能吃。其夫妇不信,悄悄吃了,伊娃不幸死去。接着大树变成人,并将女儿嫁其为妻,送其夫妇一只竹蔑筐。不久,洪水淹没大地,只有其夫妇乘坐竹筐,幸免于难。漂至澜沧江边,定居下来,生4男4女,相互配为夫妻,天下一对,地下一对,俅江(独龙河)一对,内地一对。人口日益繁衍。不久其夫妇带领后代游猎,迁至怒江的普乐、果课。当地住有麂子氏族和黄蜂氏族,麂子氏族徙往俅江,剩下黄蜂氏族与他们住在一起,互通婚姻,自是,其家族内部不再是兄妹通婚,使怒族改变了血缘内婚制。

猜你喜欢

  • 释迦如来舍利塔

    见“庆州白塔”(880页)。

  • 那马

    ①怒语音译,意为“不翻悔”。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土地买卖成交后举行的一种仪式。成交后,由买方请卖方和从中说合的人吃一顿酒饭,自是,买方便可以永远耕种。但买方日后出卖这块买进的土地时,仍要先征求原卖

  • 大黄金史

    即“蒙古黄金史”(2341页)。

  • 郡君

    清代宗室亲王侧福晋和贝勒正夫人所生之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三等。初制,亲王、贝勒之女,无论嫡生庶出,均分封为郡主、郡君。康熙四十五年(1706)题准,庶出者同与嫡女一例授封,实为过优,改为亲王庶女降二

  • 玉木种

    托忒语,音译意,为“冬牧场”,又称“冬窝”。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卫拉特蒙古游牧地区。多设于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之山谷。牧民多于每年九月进入冬牧场,以个体或阿寅勒方式放牧。次年三月离开。

  • 民国册亨县乡土志略

    书名。布依族地区地方志。1册9章。近人罗骏超(时为该县县长)等修纂。成书于1935年。是书简略记述册亨土地、人口、山川、气候、物产、交通、经济、教育、风俗等。布依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是布依族

  • 特古斯

    ?—1740清朝将领。蒙古族。扎赉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固山贝子纳逊长子。初授三等台吉。康熙四十二年(1703),袭札萨克固山贝子。五十六年(1717),与都统穆尔赛赴阿尔泰备御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

  • 刘承勋

    ?—951五代后汉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幼子。天福十二年(947)四月,授右卫大将军。乾祐元年(948),兄刘承祐继位,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兴元尹,寻代侯益为开封尹,进位检校太

  • 赤祖德赞赞普愿文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8号卷子。此为残卷,共33行。经比勘,其内容与《达磨赞普愿文》相同,在文字上仅极个别的字形及断句的音节符号有微小差别。在对勘中,发现此愿文之起首,正是达

  • 抱见

    满族旧时礼节,此礼多用于至爱亲朋重逢或分别之时。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行礼时,无论男女,均抱腰接面,以示隆重。此俗形成较早,《满文老挡·太祖期》和《建州闻见录》中有记载。清中期以后,渐觉此礼不甚雅观,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