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拉善额鲁特

阿拉善额鲁特

蒙古旧部名。因在河套之西,又称西套额鲁特或西套厄鲁特。一说阿拉善即阿拉山,亦即贺兰山。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辖境东至贺兰山,与宁夏府接壤;南与凉州府、甘州府为邻;西至古尔鼐,与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相接;北越戈壁,和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部毗连。其众主要系和硕特拜巴噶斯、固始汗(顾实汗)后裔部属,另有少数准噶尔部楚琥尔乌巴什属下,故也称阿拉善和硕特。康熙二十五年(1688),固始汗之孙和罗理上书请求牧地,清廷命于宁夏、甘州边外(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右旗和磴口县境)游牧。二十八年(1689),拜巴噶斯之曾孙罗卜藏衮布阿拉布坦死,其部众自玉门西布隆吉尔东入阿拉善境游牧。三十六年(1697),清廷将和罗理、阿拉布坦等部众合编为1旗8佐领,定名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以和罗理为札萨克,总理旗务。不设盟,直隶理藩院。雍正二年(1724),和罗理子额驸阿宝以功晋多罗郡王。乾隆三十一年(1765),孙罗卜藏多尔济晋和硕亲王。今内蒙古自治区设有阿拉善盟,统辖阿拉善左、右旗以及额济纳旗。

猜你喜欢

  • 高定

    见“高定元”(1915页)。

  • 石闵

    即“冉闵”(564页)。

  • 乌古论三合

    金大臣。曷懒路爱也窟河人,后徙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女真族。乌古论氏。以勇略被完颜宗辅选充扎也(侍从)。后从完颜宗弼(兀术)征战,补曲院都监。皇统元年(1141),领汉军千户、历迁同知郑州防御使事、太

  • 回回民族问题

    书名。我国第一部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回回民族历史与现状的著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集体编写,由李维汉、贾拓夫、刘春等主持并执笔写成。1941年4月以延安民族研究会名义由延安解放社出

  • 阻䪁

    即“阻卜”(1259页)。

  • 晋代匈奴十六王

    匈奴官号。共八种,各分左右。即左右贤王、左右奕蠡王(汉代称谷蠡王)、左右於陆王、左右渭尚王(汉代称渐将王)、左右朔方王、左右独鹿王、左右显录王、左右安乐王,凡16等。为单于重要辅政之臣。皆由单于子弟充

  • 阿尔思兰汗

    又译阿昔兰、阿儿厮兰、阿思兰。①突厥语音译,意为“狮子王”。为高昌回鹘及喀喇汗王朝可汗早期的称号。 ②哈剌鲁(葛逻禄)部首领。名不详。统治海押立(巴尔喀什湖东南,科帕尔附近)等地。其父为西辽所逼,服毒

  • 清真大学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王岱舆撰。共分五篇:第一篇为提纲,总说本书的要义及其重要性;第二篇述“真一”,说明真主为独一的存在;第三篇述“数一”,说明天地万物的由来和圣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尊贵;第四篇述“体一

  • 隆安

    见“十二安”(8页)。

  • ①旧时台湾土地面积计算单位。据《赤嵌笔谈》载:“台郡之田论甲。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计一甲约内地十一亩三分一厘”。姚莹《东槎纪略》也言噶玛兰人“一甲抵内地十一亩有奇”。故1甲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