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尔浑

阿尔浑

?—1275

蒙古国官员、伊儿汗国大臣。又译阿儿浑、阿尔浑·阿合。蒙古斡亦剌部人。千户太出之子。一说其出身低微,家境贫困,荒年,父曾以其易一牛腿。通晓畏兀儿文书。元太宗时任必阇赤(书史、书记),颇受重用。后任阔儿吉思的八思哈(镇守官)和那可儿(伴当),辅佐治理阿姆河以西波斯诸州。乃马真后称制元年(1242),继阔儿吉思任波斯诸州行政长官。翌年,抵达呼罗珊后,即宣读札儿里黑(敕令)。继赴伊剌克和阿哲儿拜占等地,整顿民政,废除非法赋敛,拘收诸王滥发之符牌。曾先后参加定宗贵由、宪宗蒙哥的翊戴大会。受宪宗命继掌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事,佩虎符。遂调查人口,编制户籍,统一征税制度,按贫富分别计丁出赋,蠲免其他一切赋敛。并以丁赋供给签军、驿站、使臣之费,不再科派于民。宪宗三年(1253),旭烈兀西征并总督阿姆河以西波斯等地军政,他受命管理财赋,负责供输。八年(1258),伊儿汗国建立后,主管财政。并先后辅助旭烈兀长子阿八哈(阿巴哈)、孙阿鲁浑镇守呼罗珊(今伊朗霍腊散省及阿富汗西部)、祃拶答而(今伊朗马赞德兰省)。与蒙古汗室联姻不绝,权倾汗廷。历仕数汗,前后治理呼罗珊等地30余载,革弊政,善理财,对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起过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 火斌

    ?—1554明代抗倭英雄。蒙古族。明成祖将、同安侯※火真裔孙。永乐七年(1409),火真随丘福出征蒙古战死,子孙世袭浙东观海卫千户。嘉靖(1522—1566)间, 中武举。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

  • 瓜足夏足

    彝语音译。意为抽子抽女。实际上往往被拉走第二女。旧时四川凉山雷波彝族奴隶社会中,等级地位低于※曲诺(此地称为曲伙或吉伙),高于※阿图阿加的一部分安家奴隶,规定每年为主子服劳役(少量),第二女或其他一个

  • 王乌塔

    见“王兀堂”(205页)。

  • 跳马

    苗族民间祭祀活动。源于万物有灵信仰。每逢地方遭人畜瘟疫或虫蝗灾害时,便许愿祭祀神灵,待岁丰之年举办。于夏历正月第一个马日(午日)举行,因名。行期1至3天。在跳马坪的神坛前举行杀猪祭神活动,由巫师主持。

  • 大通县志

    青海省方志,刘运新(安徽合肥人,任县知事)主持,廖徯苏(湘潭人)、陈之凤、牛培炯编纂。共6卷。15万余字。1919年成书,由甘肃政报局排印。卷1包括有刘运新序、廖徯苏序、陈之凤序、牛培炯序、衔名、凡例

  • 清朝通志

    书名。原名《皇朝通志》,又称《清通志》。乾隆三十二年(1767)嵇璜等奉敕撰,五十二年(1787)成书。126卷。起自清初,止于乾隆末年。体例与《通志》、《续通志》颇异,省去本纪、列传、年谱,仅存与《

  • 仓央嘉措秘传

    书名。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平传记。阿拉善旗蒙古人额尔德尼诺门罕阿旺伦珠达吉(又名拉尊·阿旺多尔济)撰。成书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拉萨代本哲通·久美甲措木刻刊行。原文为藏文,全称“一切知语自在

  • 叆阳

    地名。明辽东著名边堡。位于风城北128里,南距抚顺城350里。明成化四年(1468)设,为控御女真入境的战略要地。万历初,辟为马市。有城1座,周3里许,西、南各1门,西1廓城,周1里许。明设守备官镇守

  • 陆俟

    392—458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曾祖步六孤斡、祖步六孤引,世领部落。上党太守、关内侯突之子。明元帝即位,袭爵关内侯,位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太武帝征夏赫连昌时,奉命都督诸军镇大碛

  • 和硕特南左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阿喀公贝勒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固始汗玄孙噶尔丹达什率众归清。五十年(1711),封辅国公。雍正元年(1723),叙功晋镇国公。三年(1725)授札萨克,建旗。下设1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