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台

阿台

①(?—1288)元朝大臣。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阿里乞失帖木儿之子。宪宗七年(1257),任平滦路达鲁花赤。请免银、盐、酒等税课八分之一,细民不征。世祖即位,入朝,赐金虎符。后置甲乙籍,籍民丁力,民甚便之。至元十年(1273),进怀远大将军。发粟赈民,救活甚众。僚属始至,必馈以盐、米、羊、什器等,欲使其不扰民。二十一年(1284),进昭武大将军。二十四年(1287),献马500匹助军征乃颜叛军,世祖赐以缴获之乃颜银瓮。翌年入朝,病卒。赐中书右丞,追封永平郡公。谥忠亮。 ②(?—1583) 明代女真首领。喜塔喇氏。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果长子。明万历三年(1575),父被诛,继为古勒山城寨主。十年(1582),乘哈达王台诸子争产夺位之机,与叶赫清佳努等,图报旧仇,攻其子虎儿罕赤,并扰明边。被明御史李松、大将军李成梁追击至曹子谷,再败于大梨树佃子。后依险负固,拥兵自防。翌年春,结蒙古诸部侵掠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开原及辽河等地。李成梁破古勒山城,被杀。

猜你喜欢

  • 德沁扎布

    ?—176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和硕亲王※善巴孙,达什敦多布次子。雍正十一年(1733),袭札萨克和硕亲王。乾隆十六年(1751),授所部副将军,寻授副盟长。十七年

  • 多岳特

    ?—178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格色克长子。乾隆十七年(1752),父卒,袭辅国公。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奉命由乌

  • 马镇江

    1821—1920近代武术家。字静源。四川成都人。回族,父为武林高手。幼承家学。习“排打功”。后至各地寻师访友,博众长,自成一体,世称“马派”。尤擅腿功,称“无影腿”。曾从著名经师、著述家马复初,学习

  • 奴木尼阿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省孟连县公良一带佤族村寨的母系氏族组织头人称谓。详见“尼阿英”(664页)。

  • 夫余

    东北古族名,亦为其所建政权名。一作夫馀。来源于中国北方古※貊族迁居东北的一支,一说夫余乃“”之缓读。传说其始祖东明出自※橐离国,逃奔“至本地的夫余而王之

  • 阿昔洞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隶属松潘卫(治今四川松潘县)。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族地置阿昔洞簇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长官。参见“阿昔洞簇长官司”(1248页)。

  • 贺兰山佛祖院

    西夏佛寺。在西夏三大山之一贺兰山中。西夏时期党项僧人平尚重照禅师的弟子李慧月曾于此印制汉文大藏经12部、《华严经》54部,又抄写金银字《华严经》1部及其他佛经。

  • 珠崖

    郡名。又称“朱崖”。汉元鼎六年(前111)平南越后置,为海南岛设郡县之始,因其地岸边产真珠故名。领玳瑁、紫贝、苟中三县,辖境相当于海南岛东北部地,治所在后来琼山东南之瞫都。初元三年(前46)废。三国吴

  • 金熙

    十六国时期东胡首领。《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秦谓鲜卑之种居辽碣者为东胡”。率部驻牧平凉(治今甘肃平凉县),故又称平凉胡。依附于前秦,封平凉太守。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与安定北部都尉鲜卑没奕

  • 蒙克特穆尔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族子。乾隆十八年(1753),因准噶尔部封建主内讧,战乱迭起,率诸昆弟子侄随“三车凌”附清,授札萨克固山贝子。寻随车凌蒙克子巴朗叛逃,流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