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不罕山

阿不罕山

元代山名。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东南部宗海尔汗山。山北建※称海城(又作镇海城),为岭北重要屯田基地和边防重镇。长春真人西行谒成吉思汗,还经此。一说即《元史·镇海传》之阿鲁欢。该地有许多汉民工匠居住,设有阿不罕部工匠总管府。

猜你喜欢

  • 耶律履

    即“移剌履”(2066页)。

  • 牛踩田

    海南岛黎族一种原始的水田耕作方法。据《黎岐纪闻》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一些黎族地区仍“不识耕种法,亦无外间农具。春耕时,用群牛践地,践成泥,撒种其上”。解放前许多黎族村寨在耕作深土田或水

  • 桂林宝积岩古人类文化遗址

    壮族地区原始人文化遗迹。位于广西桂林市内。1979年出土两枚人牙化石,属晚期智人。同时出土12件石器,其中包括石核、砍砸器和刮削器,以石核为多,为锤击法单向加工。与石器伴存的有哺乳动物化石6目16种,

  • 嘉会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81—1184,凡4年。

  • 乌尔图绰农河

    河流名。辽称按出河。发源于内蒙古巴林旗之巴颜五兰峰,东南流,会布雅乃河及牯尔图河,东流入阿噜科尔沁旗界,东南流入达尔罕旗界,没于沙地。清代迄今,沿河为巴林、阿鲁科尔沁、达尔罕等旗游牧之地。

  • 嘉靖腊尔山苗民起义

    明嘉靖年间腊尔山地区苗民起义。腊尔山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嘉靖十九年(1540),该地连遭旱灾,粮食欠收,而土司和卫所官吏苛虐无度,民不聊生,奋起反抗。二十二年(1543),贵州铜仁平头苗首领※

  • 张家口

    地名。在河北省西北部。现为张家口市。京包铁路经此。明宣德四年(1429)置张家口堡。清雍正二年(1724)置张家口厅。其地在明代即为明、蒙间贸易互市场所。咸丰十年(1860)中俄续约定为通商市场。历为

  • 达格

    独龙语音译,意为“作了记号,有了主人的土地”。详见“号地”(550页)。

  • 白伙

    白族的自称,参见“白族”(596页)。

  • 蛮左

    南朝至隋时对聚居“左县”诸少数民族的习称。又称“左”或“左人”。分布在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河南南部。当时宋、齐多在西起荆州东至南豫州各郡诸蛮聚居区置县,称“左县”,居民称“蛮左”。《宋书·州郡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