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鉤町

鉤町

古国名。一作钩町、勾町。秦至西汉时为夜郎国西南部小邑之一。约当今云南广南县境。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钩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及族众,从汉军追杀益州廉头、姑缯、牂柯、谈指、同并等邑叛众。因功被立为钩町王。河平(公元前28—前25年)中,钩町王禹与夜郎王兴、漏卧侯俞连年相攻。汉遣使谕和,不听。及牂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禹与俞震恐,入粟千斛及牛羊劳吏士。王莽改汉制,贬钩町王为侯。钩町王邯怨恨,被牂柯大尹周钦所杀。邯之弟承举兵,攻杀周钦。州郡派兵征讨,不能克。三边诸族纷起反抗,杀益州大尹程隆。东汉兴,始平。蜀汉时,地属南中兴古郡。其民有蛮、僚、僰等族。钩町国主体民族乃濮人之国,王姓毋。从事农耕牧业。其地今有苗、布依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后晋高祖

    见“石敬瑭”(453页)。

  • 车佛南整训总队

    解放前夕在云南建立的地方革命武装。原称“普光三支队”,是一支组织松散自发反对国民党压迫的地方武装。在接受中共“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二纵队”领导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九支队”,随即改编为

  • 盛逻皮

    673—728唐代南诏第三世王。乌蛮,姓蒙氏。又作慎乐皮、诚乐魁。兴宗王逻盛之子。睿宗太极元年(712),父卒,嗣位。开元元年(713),唐授其为特进,封台登郡王。设官征商税。二年,遣清平官张建成入朝

  • 郁林郡

    古郡名。因“郁林江”流经而得名。①汉置。三国至隋因之。汉属交州,三国、晋、南朝宋、齐属广州,统布山等县,治布山县(今贵县);南朝梁、陈属南定州,隋属扬州,统郁林等县,治郁林县(今贵县)。 ②宋置,属广

  • 丹济拉

    ?—1798清代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噶尔丹弟温春子。初附牧子于尔丹,深得宠信。康熙三十五年(1696),追随噶尔丹参加昭莫多战役,为清军击败,逃库伦伯勒齐尔。继统兵千五百,谋劫清军储粮

  • 叱吉设

    隋时突厥将领。※始毕可汗部将(一作弟)。隋大业十年(614),隋臣裴矩为分始毕可汗之势,将宗女嫁之,拜其为南面可汗,不敢受而作罢。致使始毕可汗渐怀怨。后事迹不详。

  • 三于越

    契丹王朝时对有盛名的三任※于越的誉称。于越本契丹官名,建国前所置,时“总知军国事”(《辽史》卷1),统揽部落联盟实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前曾任此职。阿保机称帝后,总权归皇帝,此职乃“无职掌”,为最

  • 二税户

    辽金时期身份较低的一种民户。辽代二税户有两种:辽初契丹主经常对中原及渤海等族用兵,往往把战争中掠夺来的生口分赐贵族勋臣,大至一二州,少亦数百人,建立头(投)下州县统之,使沦为奴婢。这些头下奴隶在辽圣宗

  • 八宿宗

    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宗(县)一级行政区。清嘉庆三年(1798),八世达赖喇嘛将此宗赠予掌办商上事务功德林呼图克图为封地。由功德林“拉让”派强佐一人常驻其地,管理政教事务。强佐具有宗本(相当内地县官)权力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左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喀鲁哈河源。东至哈勒占,西至达斡得额沁乌苏,南至哈坦乌苏,北至布尔噶苏台鄂博尔商达。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年(1711)土谢图汗察浑多尔济第四子车凌巴勒后裔以札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