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古思鲁克之战

通古思鲁克之战

清军与大小和卓木叛军间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清军克库车。霍集占(小和卓木)经阿克苏、乌什兆叶尔羌(今莎车)。清定边将军兆惠率师往讨,夺取霍集占所筑高台,驻兵城东。敌自东、西、北三面出击,三战皆败。兆惠令副都统爱隆阿领兵800扼其通喀什噶尔(今喀什)之路,狙其援军。自率师临葱岭南河(喀喇乌苏)列阵,欲夺其峨奇盘山畜群,清军方渡河而桥断。霍集占会合布拉呢敦(大和卓木)乘势出击困之。清军于南岸掘壕结营固守。叶尔羌军知难以攻克,亦掘壕筑垒。十月二十二日,复决渠水灌清军,挖沟偷袭,被粉碎。时额尔克和卓引布鲁特(今柯尔克孜)兵袭喀什噶尔。两和卓木疑其与清军有约,请议和,遭清军拒。十二月,定边右副将军富德帅兵自乌鲁木齐赴援。翌年正月六日抵呼尔璊。霍集占引兵5000迎战。鏖战五天四夜,未分胜负。旋,参赞大臣阿里衮等百余人自巴里坤督军马至,横张两翼,直压敌垒。兆惠等与援军里应外合,奋勇突击。敌军溃窜。喀喇马苏围解。史称“通古思鲁克之战”。

猜你喜欢

  • 贞观政要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政书。原书唐吴兢撰,10卷。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共27面。页面22.5×14.5厘米,面8行,行间有竖格线,行15字,版口有书名和页码。存第四、第五卷的各一部分。1909年发现

  • 石显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

  • 俄罗春

    见“鄂伦春族”(2052页)。

  • 东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金初置,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下辖府1:辽阳;节镇州1:盖州;刺史州4:澄、沈、贵德、复;县17;镇5。辽阳府下辖辽阳、鹤野、宜丰、石城4县及长宜镇。澄州辖有临溟、析木2

  • 乌喂阿布恩

    佤语音译,“乌喂”意为“钱”,“阿布恩”是“妻子”。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对结婚聘礼的称呼。一般以水牛或黄牛计算,一头至数头不等,可以结婚时或结婚后交付,如在西盟的马散等村寨,聘礼一般不是婚前议,而是婚后

  • 乌苏米施可汗

    ?—744唐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左厢(左杀)判阙特勤之子。唐天宝元年(742),骨咄禄叶护被拔悉密阿史那施等攻杀后,被突厥余众拥立为可汗,以子葛腊哆为西杀。拒唐玄宗使尹招倩劝诱,拒绝内附。后惧唐朔

  • 合鲁不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合鲁不只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

  • 接龙帽

    苗族头饰。每逢举办接龙祭典时,妇女所戴的一种银冠。帽后部拖有50公分长的银链,上缀铃、花、鸟、蝶等形体的各种银制小物件。顶部有银花、雀等。幅沿周围缀有银铃。全幅所缀银饰品近百种。做工精细。流行于湘西、

  • 赤山

    汉代乌桓人所敬仰的圣山。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位于辽东西北数千里处。一说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其俗:人死,称死者神灵归赤山,如汉人言死者魂神归泰山。

  • 葫芦国

    亦作“葫芦王地”。指云南省沧源的班洪、班老、永邦和班况( (1961年已划归缅甸)等地区。因当地佤族相传人最早是从葫芦出来的,故其名可能与此有关。也有以此泛指佤族聚居的阿佤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