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内四部族
契丹时对具最高统治地位的四个部族集团的称呼。包括:※遥辇九帐族、※横帐三父房族、国舅帐※拔里、※乙室已族和国舅别部。此四部族集团为契丹皇族和后族,构成契丹统治集团的核心。一说,此四部族以皇帝行宫为中心组成一个庞大的游牧集团,成为契丹游动的统治中枢,相对其它游牧部族,被称为“内”。
契丹时对具最高统治地位的四个部族集团的称呼。包括:※遥辇九帐族、※横帐三父房族、国舅帐※拔里、※乙室已族和国舅别部。此四部族集团为契丹皇族和后族,构成契丹统治集团的核心。一说,此四部族以皇帝行宫为中心组成一个庞大的游牧集团,成为契丹游动的统治中枢,相对其它游牧部族,被称为“内”。
烧当羌首领。※滇吾九世孙。东汉后期,率种人归汉,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于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其后裔于十六国时期建后秦。
普米语音译,意为“绕岩洞”。旧时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地普米族的一种传统宗教娱乐活动。每年五月初五日举行。人们身穿节日盛装,前往深山“绕岩洞”,在岩洞的石坑上点酥油灯,燃烧树枝,熏走鬼邪病痛,大人小孩都
见“牂柯郡”(1960页)。
见“萧迭里得”(2001页)。
契丹部族名。原于8部中各析出20户以戍※奚族民,侦候落马河(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西路嘎河)及速鲁河侧,置20详稳(将军),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置部,为圣宗34部之一,设节度使统领。隶
藏族地区的住房。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地区。用石块或砖砌成约三四尺厚的墙,以木作柱,楼层间用木板相隔,平顶,一般为2层,富者有3—4层的,底层为牛马厩或仆人住处,二层以上住人,最高层为佛堂,房屋
1088—1155金初将领、大臣。亦名挞不野。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迁居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辽末,被征入伍,与阿骨打军作战,兵败,脱身至宁江(治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城破,出逃,为女真军
?—948辽代初期将领。字苾扇。契丹族。为辽太宗※耶律德光第三子。史载其猛悍娇捷,人望而生畏。曾使后晋。会同六年(943),随太宗南伐。九年(946)十一月,在望都(今河北望都)断晋兵粮道,迫降10万
唐代南诏大臣。亦作段琮榜、段宗榜。《僰古通纪浅述》又称之为金缙。白族。太和(今云南大理)人,一说为汤(亦作汤池,在今云南宜良)人。系※段俭魏(段忠国)孙字辈。世为南诏大将。丰佑(823—859年在位)
见“真寂寺”(1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