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辅国公

辅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中爵秩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之称。在※“清宗室十四等封爵”未定之前,内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之后,仍加“奉恩”者概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以列第六,位居※镇国公下、※镇国将军上。顺治六年(1649),增爵为十等,位次仍旧,定辅国公之子降封三等镇国将军。十年(1653),列爵十二等,此爵位次退居第八。雍正八年(1730),以冠“奉恩”封字。乾隆十三年(1748),终定十四等爵,此爵一分为二,一位次不变,即奉恩辅国公(从俗仍省称辅国公),入八分;一退居第十位,名曰不入八分辅国公。三十九年(1774),复定功恩(报答勋旧)其爵世袭、恩封(以酬帝亲)其爵降袭之制。凡出于恩泽而封者,奉恩辅国公以袭次递降至一等辅国将军为止,即以此等将军爵反复世袭;不入八分辅国公则降至※奉恩将军亦止,亦以此末爵世袭罔替。辅国公,正妻以封夫人,又封侧室一人。此爵缺出,即以其夫人所生一子(如无嫡,可及庶)照例办理;若末缺,此子则与辅国公夫人余子同授应封之爵。奉恩辅国公夫人余子,初封二等辅国将军;侧室之子,初封一等奉国将军;妾媵之子,俱入※闲散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夫人余子、侧室之子,俱封三等辅国将军;妾媵之子,亦入闲散宗室。封前,常例考以满语、马步箭,名曰考封。此外,清廷于游牧蒙古、回部(维吾尔族)中,亦封有辅国公爵,以授蒙古贵族者为多。

猜你喜欢

  • 内火器营

    参见“火器营”(393页)。

  • 月即别汗国

    参见“乌兹别克汗国” (351页)。

  • 歹雅黄台吉

    一译歹言黄台吉,见“多罗土蛮把都儿黄台吉”(854页)。

  • 文悌

    ?—1900清末官吏。字仲薛。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初以笔帖式历户部郎中、河南知府、御史。光绪二十四年(1898),反对变法维新,上疏诬劾康有为主西学、伸民权、兴党会、改制度等皆为盅惑人心之言,犯上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阿拉克诺尔接本部中右翼末旗界,西至哈喇得勒接瀚海界,南至札斯台接本部右翼前旗界,北至胡济尔图接札哈沁游牧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初,哈玛尔岱青随清军前

  • 宝鼎

    1860—1947近代武术家。字显庭。陕西西安人。回族。幼慕义好武。入为武痒生。及长出游各地,寻师访友,广采各派技艺。后拜安大庆为师,专攻心意六合拳。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起,清廷禁民间习拳

  • 布当

    ?—1639清初将领。蒙古族。博济吉特氏。科尔沁部人。后金天命七年(1622),随明安归附努尔哈赤,授二等参将。天聪三年(1629),随皇太极征明,攻遵化,力战破明总兵赵率教,以功进三等梅勒章京。六年

  • 额色库汗

    1387—1425明代蒙古可汗。或作斡亦剌台可汗、厄塞库等。瓦剌克埒古特(即额尔克彻古特,土尔扈特旧姓)氏。※乌格齐哈什哈子。其父起兵杀额勒伯克汗,兼并东蒙古(鞑靼部)大半人众,一时控制全蒙古。永乐十

  • 人租

    解放前贵州赫章等地彝族土司、土目统治区的一种剥削制度。黔西北一些彝族土司、土目根据承租者的依附程度、田地的腴瘠,分为鸡租地、羊租地、猪租地、粮租地、人租地等多种。人租地又有两种:(1)活人租,即凡租种

  • 古儿别速

    乃蛮部部长※亦难察之哈敦(意为后妃)。又译哈儿八真、菊儿八速。夫死,一度执掌部事,“法度严峻”(《元朝秘史》第189节),为众所服。后归政于亦难察前妻子※太阳罕,并依俗续为太阳罕之哈敦。自恃乃蛮部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