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安

赵安

?—1444

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字仲盘(又作仲磐)。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从兄赵琦罪株连,被谪戍甘州(今甘肃张掖西北)。三十年(1397)调宁羌卫。永乐元年(1403),赴京师贡马,受嘉奖,钦免军役,授临洮卫中左所百户。后累奉朝命赴朵甘、曲先等地招降吐蕃。六年(1408),升为副千户。旋因军功晋千户、临洮卫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等职。宣德二年(1427),明征交趾,诏发松潘军往援,将士惮行。千户钱宏等,诈言当地吐蕃人反叛,需调集部属追捕为名,请求免征,并借机掠夺麦匝族人口、牛马。他被封为都指挥同知,充左参将,从总兵陈怀等调集卫所兵前往松潘镇压;以功进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四年(1429),充朝廷使者出使乌斯藏。五年(1430)还,以功受赏赐。以曲先卫都指挥使散即思率众邀劫往来西域贡使,梗塞道途,受命从都督史昭讨之。九年(1434),奉命率兵千五百护送出使乌斯藏的中官宋成至毕力术江(今青海境之通天河)。继随侍郎徐晞出师塞北讨北元蒙古首领阿台,以功还。正统元年(1436),进都督同知,充右副总兵,协助平羌将军任礼镇守甘肃。二年,随蒋贵征讨复叛之阿台、朵儿只伯等。三年,再随王骥、任礼、蒋贵分道出师,讨阿台等。五年(1440),以功封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川伯,食禄千石,赐铁券文书。六年,移镇凉州(今甘肃武威)。九年(1444)十二月,卒。明廷遣官谕祭,赙赠安葬。

猜你喜欢

  • 特楞古特

    部落名。又译特凌古特、捷连乌特。俄国人又称之为“白喀尔木克”、“山区喀尔木克”。成吉思汗时期依附蒙古。后海都叛元,为所辖。明代隶瓦刺。清代前期从属准噶尔部。主要驻牧于叶尼塞河上游至鄂毕河上游的阿尔泰山

  • 伊勒登诺颜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和鄂尔勒克次子,※书库尔岱青弟。初随父徙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清顺治二年(1645),与弟罗卜藏诺颜代表土尔扈特与俄国使者库德里亚佛采夫谈判,拒绝了俄方提出要土尔扈

  • 顶圈

    朝鲜族传统的辅助搬运工具。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用稻草或布制作,呈圆圈状。一般为农村妇女使用。当搬运瓦盆、包裹、篮子、筐等物体时,先将顶圈垫于头顶,然后再将物体置于顶圈上。不仅可以使物体放置平稳,亦可缓

  • 海西女真

    部族名。明代东北女真三大部之一。指居住在依兰以西至伊通河口为中心的松花江一带女真人的泛称。因该地在元代称海西,故称。明中叶以后,凡经海西向明朝贡的黑龙江各部女真及乌拉、哈达、辉发、叶赫等扈伦四部,均称

  • 河中府

    西域古地名。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长春真人西游记》云:邪米思干(撒马尔罕)大城,西辽时,名为河中府。耶律楚材《再用韵纪西游事》诗“河中花木蔽春山”句下自注:“西域寻思干(撒马尔罕),西辽目

  • 大内惕隐司

    见“惕隐”(2104页)。

  • 哈尔芬卫

    见“哈儿分卫”(1638页)。

  •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契丹传》,《辽史》沿袭,然他载有异,该书“显祖纪”与“勿吉传”即将此部与※“匹絜”部合记为一“匹黎尔”部,《册府元龟》与《通典》记为“匹黎”。据契丹古老传

  • 战斗社

    解放前在新疆乌鲁木齐建立的秘密进步组织。因出版刊物《战斗》而得名。1944年11月初,一批受过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进步青年,在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自发组织起“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宗旨是反对国民党的

  • 祭鬼树

    旧时德昂族民间祭祀活动。流行于云南保山潞江坝一带。每年过完泼水节后的第三天举行。在大、中寨四面出入道口,以木搭起栅栏,称“鬼门”,在其附近的一棵大树叫“鬼树”。祭时必须在夜间五更时分,由头人※“达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