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贡桑诺尔布

贡桑诺尔布

1871—1930

清末蒙古族教育家。号乐亭,又号夔庵。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乌梁海氏。郡王旺都特那木济勒长子。受过严格的蒙古贵族教育,通晓蒙、满、汉、藏等文字,喜吟咏,工书法,善绘画。娶清肃亲王善耆之妹为妻。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袭多罗都棱郡王,任札萨克、卓索图盟盟长。曾镇压本旗内义和团起义。同时,改革旗政、减轻差徭、训练军队、开办工厂商店。为发展蒙古教育事业,于二十八年(1902),创办崇正学堂,亲自拟定“崇正学堂招生布告”,以“教育救国”的思想从事蒙古教育。利用清朝“新政”在客观上造成有利条件,以全旗的财政收入和个人年俸办教育。二十九年(1903)五月,带随员东渡日本,考察日本教育的发展。回国后,成立守正武备学堂及毓正女子学堂,培养了一批蒙古族知识分子和军事人才。三十一年(1905)冬,为启发民智,宣扬新政,在崇正学堂内创办蒙文《婴报》(双日刊,石印),在旗内大量发行;开办图书馆,开展旗民识字运动;将丁税改为户税,贫困户免征;在札萨克衙门特设总管财务的度支局。三十二年(1906)四月,向理藩院尚书肃亲王提出关于对蒙古政策的建议。目睹清朝日衰,于宣统二年(1910)派兵到北京。武昌起义后,以其为首的在京东蒙古王公,成立蒙古王公联合会。与维新派著名学者严复、梁启超等人有往来,曾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主张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全民平等。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公布《蒙古待遇条例》,请其至京,晋升为亲王,任蒙藏事务局总裁,后为蒙藏院总裁,任职达16年之久。主持创办北京蒙藏学校。曾将其父《如许斋诗集》整理成书,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 耿杖子石棺

    现仅见刻有契丹文字的石棺。早年出土,为当地农民改为猪槽,1977年于辽宁省建昌县素珠营子乡耿杖子村发现收存。质地沙岩,呈长方槽形,长64.5厘米,宽41厘米,高44厘米。四面皆雕刻,正面刻饰门窗及图案

  • (zhu主)动物名。《说文》:“麈,麋属”。一作鹿属。史载其似鹿而大,其尾可作拂子拂尘。今皆认为即俗称之“四不像”(角似鹿,蹄类牛,尾同驴,颈背类骆驼;一名驯鹿)。肃慎地产此畜,周成王洛邑告成大会诸侯

  • 科布多北路台站道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也称阿勒坦诺尔乌梁海军台。设8台,从科布多起,35里至锡喇布拉克台,65里至和齐苏鲁克台,67里至轰鄂尔鄂笼台,60里至霍硕罗图台,60里至哈韬乌里雅苏台,60里至乌兰格依台,

  • 征服中亚史

    书名。俄国莫·阿·捷连季耶夫著。1906年彼得堡版。全书分3卷,约150万字。第一卷叙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寻找沙金,进军叶尔羌(今新疆莎车),4次出兵攻打希瓦,并自18世纪初年起,相继进犯中国准噶尔地区

  • 散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萨里卫,并将永乐三年(1405)二月所设撒力卫作萨里卫,正统后所设撒里河卫作萨里河卫。

  • 博巴

    藏语音译。藏族的自称。藏文作“bodpa”,意为“藏人”或“藏族”。此称自唐吐蕃时已有,初专指卫藏中之卫地人,即今拉萨地区为主的人,后逐渐泛指全体藏人。

  • 松年

    1837—1906清代蒙古族画家。字小梦,号颐园。蒙古镶蓝旗人。姓鄂觉特氏。幼年入蒙古八旗官塾读书,自幼受好书画,长期自学。同治八年(1869),拜名画家如山为师,学习中国绘画理论和技法,造诣日深。曾

  • 仆散浑坦

    金大臣。蒲与路(治今黑龙江克东县)挟懑人。女真族。仆散氏。有勇力,善骑射。年16,随父胡没速从征。初授修武校尉,为完颜宗弼(兀术)扎也。天眷二年(1139),与宋将岳飞对阵,败宋护粮饷军。皇统九年(1

  • 蒙坑

    古地名。又作蒙坑。在今山西襄汾、曲沃二县之间汾河以东。《魏书·安同传》曰:“汾东有蒙坑,东西300余里,径路不通”。北魏天兴五年(402),拓跋珪遣长孙肥等围后秦姚平军于柴壁(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

  • 翟鼠

    十六国时期中山敕勒(丁零)族首领。约晋永嘉三年(309),当石勒攻掠并州山北诸郡时,归降。建兴四年(316),趁中山(今河北定县)、常山(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一带蝗灾严重,率领不堪忍受石勒统治和压迫的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