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凯
赫哲语音译,亦作“希克”,意为“神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赫哲族萨满的神衣,形似对襟马褂,早年用龟、四足蛇、短尾四足蛇、哈蟆、蛇等爬虫皮拼缝而成,20世纪30年代前后改用染成紫红色的鹿皮制作,上再缝以用黑色软皮剪成的各种爬虫形状,衣前后各有蛇6条,龟、蛤蟆、四足蛇各2,衣前还有短尾四足蛇2。长约58厘米,用三道皮条挽结作纽扣,用黑色皮须镶衣边。萨满跳神时穿之,再配穿戴神裙、神鞋、神帽等,早期还配穿神裤。
赫哲语音译,亦作“希克”,意为“神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赫哲族萨满的神衣,形似对襟马褂,早年用龟、四足蛇、短尾四足蛇、哈蟆、蛇等爬虫皮拼缝而成,20世纪30年代前后改用染成紫红色的鹿皮制作,上再缝以用黑色软皮剪成的各种爬虫形状,衣前后各有蛇6条,龟、蛤蟆、四足蛇各2,衣前还有短尾四足蛇2。长约58厘米,用三道皮条挽结作纽扣,用黑色皮须镶衣边。萨满跳神时穿之,再配穿戴神裙、神鞋、神帽等,早期还配穿神裤。
清代四川大凉山土官。彝族。彝姓森子,名也日。世袭暖带密土千户,住牧呷洛田坝(今甘洛县田坝镇)。同治二年(1863),在冕宁至大渡河紫打地沿线,帅土兵和黑彝家支武装,助清军截击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断
?—1300元朝将领。阿速氏。※阿答赤子。初袭父职,任千户。领阿速军千人随军征河平王昔里吉,战叛王玉木忽儿于土兀剌河(今土拉河)、斡儿寒河(今鄂尔浑河)。至元十五年(1278),与赤怜军战于伯牙,与宽
金代为※完颜希尹所立之庙。希君字谷神,以创制女真文字有功,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诏令依苍颉立庙于盩厔(今陕西周至)例,为希尹立庙于上京纳里浑庄(今吉林舒兰),委本路官1员与本千户春秋致祭,所用诸
哈尼族传统节日之一。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据记载,明永乐十一年(1413),教化长官司土官龙者宁入贡京师,瞻仰京城先进文化盛况,并出席明成祖亲临的端午盛节。龙者宁返故里后,每年便在六诏山哈尼区如期举行,
?—约1232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乞失力、乞失里黑。斡剌纳儿氏。原属克烈部,为王罕部将也客扯连家奴。宋嘉泰三年(1203),闻王罕父子欲谋袭铁木真(成吉思汗),密告为备,使之幸免于难,得以取胜,因功获
契丹军名。契丹在与宋战中,所获归降者分置二部,一为四圣军,一为四捷军。《辽史·百官志》载有“归圣军兵马都指挥使司”,云:“圣宗统和五年(987),以宋降军置七指挥署,左右厢,凡四十二员。七年(989)
奚族部族名。一作梅知。原为※五部奚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辽征服,入辽后,仍沿此称。至统和十二年(994),与※奥里部、※堕瑰部合为一部,称奥里部,为辽圣宗34部之一。入金,大定年间
见“农桑衣食撮要”(927页)。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系扎什伦布寺札萨克喇嘛,任商卓特巴。乾隆六年(1741),率扎什伦布寺堪布偕郡王颇罗鼐之代表扎雅班智达等,于绿东谿卡主持六世班禅贝丹益希剪发、换僧衣仪式,迎至扎什伦布寺之噶当木
即“陶新春”(1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