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哈璘

萨哈璘

1604—1636

清初将领。又作萨哈廉。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大贝勒※代善第三子。通晓满、汉文字,战功卓著,政多建树。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年(1625),统兵援救蒙古科尔沁部,拒察哈尔林丹汗,解克勒珠尔根之围。十一年,从征蒙古巴林部、扎鲁特部,以功封贝勒。首倡拥立皇太极嗣汗位。天聪元年(1627),从太宗伐明,与德格类贝勒败明军于锦州、大凌河。三年,从太宗入明边,克遵化,逼明都,略通州,克张家湾等地。四年,破永平,与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五年,直言时政,谏言图治在乎用人,使贤用能。初设六部时,掌礼部事。六年,与济尔哈朗率右翼兵略归化城及黄河一带察哈尔部民,分署蒙古诸贝勒牧地,申约法令。七年,献策,力主先攻明。与阿巴泰贝勒略明山海关。八年,从太宗征明,克得胜诸城堡。九年,与多尔衮、岳箬等统兵收降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沿途略明山西府县。十二月,与众贝勒请太宗上尊号,立誓言。清崇德元年(1636),晋多罗郡王。旋卒。追赠和硕颖亲王。康熙十年(1671),谥毅。

猜你喜欢

  • 挛鞮氏

    匈奴单于的姓氏。又作“虚连题”。自头曼单于、冒顿单于至其后裔诸单于皆出自该氏。其重臣左右屠耆王(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也均由其子弟担任,是诸氏中最显贵者。自秦汉匈奴兴

  • 雷公山

    山名。清代又称牛皮箐。位于贵州省东南苗岭山脉。海拔2179公尺。重山叠嶂,绵亘二三百里。北倚丹江(今雷山县北),南接古州(今榕江),西连都匀、八寨(今丹寨),东达清江(今剑河)、台拱(今台江)。山中危

  • 新疆

    地名。清代以其名名地者有四:一指贵州古州、丹江、安顺、镇宁等地;一指四川大、小金川一带;一指云南昭通、永善地方;一指天山南北地区。系雍正、乾隆年间为区分新、旧辖区而采用的名称,寓“新辟疆土”之意,而非

  • 觉罗琅玕平傈碑

    碑名。原碑在云南省昆明市劝业场城隍庙内。清嘉庆八年(1803)十月,云南丽江府(治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与昆明等地官绅立。碑高约170厘米,宽约100厘米,无碑额,碑文28行,满行70字,右行,正书。内

  • 失活

    ①(?—718)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失活。出自大贺氏族。为反唐首领李尽忠之从父弟。自神功元年(697)其堂兄尽忠反唐失败后,契丹即附突厥。后,他以突厥默啜政衰,于开元二年(714,一作三年),

  • 布依年

    布依族传统节日。明清时,多数地区以夏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定番州(今惠水县)以十月初一为岁首,后改为十二月为岁首。至民国年间,各地逐步改同汉族以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三十晚为除夕,正月初一过大年。为布依族最

  • 地龙

    明代今云南祥云一带民族地区一种水利工程。此地素称干旱,人们挖了许多地下蓄水池,俗称鱼鳞坑,以积雨水,用渠道联结起来,故称。平时不易蒸发,以备旱时灌溉田地。

  • 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

    即“沙钵略可汗”(1131页)。

  • 福长安

    ?—1817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子。自蓝翎侍卫累迁至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武备院卿,领内务府。乾隆四十五年(1780),入军机处行走,累迁户部尚书。五十二年(1787),随军渡海

  • 丘富

    ?—1561明代移居土默特的白莲教首领。号丘老祖,蒙古名一克喇把(大和尚、老祖之意)。汉族。大同左卫(今山西左云)人。嘉靖三十年(1551),因反明失败遭通缉,与其弟丘仝及萧芹等率一批白莲教徒出塞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