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广西大瑶山瑶族信奉的主要神祗之一。传说教民种植五谷,故又称五谷之神。每村都有供奉,还有以一姓供奉的,有供奉于社庙中,有以石头为神像,供于大树下。一般每年阴历二、八月中某一天为祭日,由“师公”负责主
指沙俄侵略者。一作罗杀、罗沙、罗叉。原义为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数目很多。清初,沙俄侵略者一批批侵入时为中国内河的黑龙江流域,奸淫抢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因是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按谐音(罗斯、俄罗斯)称汉
黄帽派喇嘛庙。一称伊犁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朝政府为满足内迁的达什达瓦部宗教活动需要而建。形制仿伊犁固勒扎庙。缭垣正方,周1里许。四面各有门。主体建筑为普渡殿,座落在6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虎尔文卫,《满洲源流考》作哈勒珲卫。永乐三年(1405)正月置,以部人绰尔布鼐、额尔吉纳等为指挥等官。
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诸夷的泛称。《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阴夷。”《论语》、《春秋左传》、《竹书纪年》、《越绝书》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即“潮尔”(2527页)。
辽代渤海国遗民所建定安国王乌玄明年号。起迄年不详,史有其“六年”之记事。一说976—981年,凡6年。
朝鲜语称“塔尔初木”。朝鲜族传统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在正月十五或端午节举行。舞者头戴各种假面具,身着盛装,扮演神话及传说中的仙人、英雄、鬼怪等,在鼓乐声中载歌载舞。后发展为假面舞剧。两者互为补充
?—1739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多罗贝勒※和啰理第三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娶和硕格格,封和硕额驸,赐第京师。四十八年(1709),袭父爵。五十四年(1715),以准噶尔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