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翟梨里

翟梨里

约1674—1759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翟里力、翟黎里。本名穆罕默德·斯迪克。原籍叶尔羌(今莎车)。出身贫苦。年青时就创作了许多诗歌,被编成《翟梨里诗集》。信仰伊禅教派,曾到阿图什萨图克麻札度过7年苦行者生活。后至和田。因在诗中揭露伊禅派的伪善和丑恶,引起当权者恐惧,受到毛拉和隐士们迫害。晚年生活困苦,靠代人写信为生。著有《胜利篇》,包括33首格则尔,12首劝酒行,19首五行诗,5首穆斯塔扎提,晚期著有《漆尔坦传》,共532行。另一部长篇叙事诗《穆罕麦德圣行录》,有1540行。其诗无情鞭挞了白山派首领与准噶尔贵族相互勾结、欺压人民的罪恶行径。

猜你喜欢

  • 阿条

    见“罗泼”(1415页)。

  • 阿尔拉山卫

    见“阿剌山卫”(1226页)。

  • 克图瓦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办理工程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七品不等。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沐春

    1361—1398明朝将领。字景春。回族。祖籍安徽定远。洪武九年(1376),随父※沐英征甘肃、青海、云南、江西等地,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父卒,袭封西平王,镇云南。善拊循士卒,与下同甘苦。二十七年

  • 四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世祖所建后妃的四斡耳朵。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居孛儿台皇后等8后妃;第二斡耳朵居忽兰等8后妃。第三斡耳朵居也速等10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也速干等12后妃。世祖忽必烈

  •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光绪十四年(1888),西藏人民抗英斗争因清政府投降政策失败,英国迫使清政府于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1890、3、17)在加尔各答订立此约。签订人为驻藏大臣有泰和英国

  • 总制院使

    元代职官名。参见“总制院”(1744页)。

  • 洮热

    赫哲语音译,意为“神杆”。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中的萨满(巫师),在其住房西侧立神杆3根或4根,作为祭神献供物之处。立3根的,中间一根高一些,长丈余,上绘有蛇、龟、虾蟆、,四脚

  • 沙科尔

    门巴族命名风俗。门巴语音译,意为“以周日名命名”。门巴族人习惯上将人头部的七个部位赋以专名,以轮流的方法计算日期,同西历的星期相类似。如头顶称为“达娃”(星期日)、额头为“尼玛”(星期一)、眼睛为“明

  • 秦边纪略

    书名。又名《西陲今略》。(清)梁份(约1640—1702,字质人,江西南丰人)编撰。6卷,首卷附图11帧。成书于康熙三十年(1691)。该书是作者对甘肃、宁夏、河套、部分蒙古地区,以及嘉峪关内外各地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