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成
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首领。中山丁零人。义军首领※翟真子(一说从弟)。东晋太元十年(385)四月,翟真自承营徙屯行唐(治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为其司马鲜于乞所杀。寻部众杀乞,立其为主。闰六月,被后燕慕容垂围于行唐。七月,为长史鲜于得杀害。得降燕,垂屠行唐,尽坑其众。
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首领。中山丁零人。义军首领※翟真子(一说从弟)。东晋太元十年(385)四月,翟真自承营徙屯行唐(治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为其司马鲜于乞所杀。寻部众杀乞,立其为主。闰六月,被后燕慕容垂围于行唐。七月,为长史鲜于得杀害。得降燕,垂屠行唐,尽坑其众。
渤海王国官员。大仁秀即位时官文籍院著作郎。唐元和十四年(日本弘仁十年,819),因前遣聘日使慕感德等未能入日京城当年返回,冬,仁秀再派其为使赉书赴日修好。十一月抵日,十二月入日京城。翌年正月,向日天皇
见“和硕特北前旗”(1451页)。
元代蒙古官名。放牧大印子马群者及执事官员。时元廷有14道牧地,其“马之群,或千百,或三五十,左股烙以官印,号大印子马。……牧人曰哈赤。有千户、百户、父子相承任事。”(《元史·兵志三》)隶属太仆寺。朝廷
北魏太平真君年间爆发的反魏斗争。太平真君七年(446),秦、益二州汉、氐、羌、匈奴等族人民为反对北魏暴政,在金城边冏、天水梁会率领下,聚集万余户于上邽(治今甘肃天水)东城、南城举兵反魏,攻逼二州刺史封
书名。元任士林(1253—1309)撰。10卷。士林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叔实,号松乡。元中叶在江浙一带任儒学教谕、书院山长等职。是集所收碑、志、记、传60余篇,大多记成宗及武宗朝事,其中对赛典赤家族
碑铭。清高宗弘历撰文,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刻写。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碑存承德市须弥福寿庙。乾隆四十三年(1778),班禅六世罗桑贝丹意希奏请进京祝乾隆70寿辰。清朝为藉班禅之宗教影响,笼络
书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永保撰。嘉庆十年(1805)兴肇增补。全书4卷。分疆里、城防、坛庙、田赋、关税、俸饷、军器、水利、卡伦、军台、贸易、牧厂牲畜等。是书取材多源于塔尔巴哈台档册,记述精审,
元朝传送公文之邮驿急递铺的称谓之一。世祖至元九年(1272),采纳左补阙祖立福谏,以“诸路急递铺名,不合人情。急者急速也,国家设官署名字,必须吉祥者为美”,一度更名通远铺,后复名急递铺。参见“急递铺”
部族名。明代居住黑龙江流域女真人的一支。萨哈尔察,满语意为“黑貂皮”。地当牛满河(布列亚河)、精奇里江(结雅河)等黑龙江中游北岸广大地区。与萨哈连部地域参错(一说认为,实为一部),居民亦为清代索伦、达
远古部族名。亦作汪罔氏。传说该部原居于今浙江北部,其君主防风氏奉命守封嵎山(封山、嵎山之合称,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夏禹大会诸侯于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防风氏违令后至,被杀示众。周代,北迁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