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桑丹贝坚赞

罗桑丹贝坚赞

1652—1723

清代青海曲藏寺(广济寺)高僧。藏族。系曲藏·南嘉班觉尔之转世呼毕勒罕。于赞波·端珠嘉措处出家。曾在西藏求学,在泽塘巡回辩经,于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前受近圆戒。曾任塔尔寺密宗学院法台。康熙十九年(1680),任佑宁寺堪布。三十五年(1696),任塔尔寺堪布,共17年。经其奏请,于三十七年(1698)康熙帝赐塔尔寺匾额。建立春季学期和坐夏学期中之立宗辩经、祈愿法会中辩经等制度,整顿寺规。四十七年(1708),由青海蒙古首领达什巴图尔、济农等人资助主持修建大金瓦寺。四十九年(1710),由郡王额尔德尼济农修建金瓦屋顶。五十五年(1716),向驻锡塔尔寺的七世达赖传授灌顶。六十一年(1722),为大灵塔等建筑开光,助顺缘白银2万两。雍正元年(1723),嘉多寺院喇嘛率藏军攻西宁,曲藏寺、广惠寺被清军所毁。受株连,被焚。

猜你喜欢

  • 火赤哈儿的斤

    ?—1286元代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曾孙,※马木剌的斤之子。至元三年(1266),父卒,受世祖忽必烈命,嗣位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奉命收抚因遭海都之乱而离散的畏兀儿之众。

  • 石抹常山

    ?—1254蒙古国将领。契丹族。青州防御使※石抹高奴子。窝阔台汗元年(1229),以父伐金卒于军,袭为千户。蒙哥汗三年(1253),擢总管,领兴元(今陕西汉中)诸军奥鲁(蒙古语,意为老小营)屯田,并领

  • 迪化辛亥革命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12月爆发于新疆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称迪化辛亥起义。自1905年同盟会建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并迅速发展到新疆,许多革命党人到迪化和伊犁

  • 布达扎布

    ?—171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硕垒汗第十子。初号额尔德尼台吉。随母察罕达喇哈屯驻克鲁伦河布色谔埒客。康熙二十七年(1688),与兄车布登、阿南达率属

  • 涅鲁衮

    ①见“耶律挞烈”(1316页)。 ②见“萧敌烈”(1997页)。

  • 蒙古马鞍

    蒙古族传统骑乘用具。蒙古族自古善骑射,以马上取天下。在长期游牧、狩猎和军事生活中,制作了蒙古族特有的马具,非常适用和讲究。王国维《黑鞑事略笺证》云:“其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

  • 黑台吉

    见“铁背台吉”(1899页)。

  • 瑶人弩

    见“编架弩”(2308页)。

  • 侗族大歌

    侗族民歌曲调之一。侗语称“嘎老”。为多声部合唱歌曲,系中国民间音乐支声复调的一种。主要流传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剑河和广西三江的侗族地区。由歌队合唱,个别地区是一唱众和。主要是二部合声,间有三声部或

  • 张名远

    清末伊斯兰教写经家、阿拉伯文书法家。天津人。回族。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精通《古兰经》及阿拉伯文、波斯文、与当时著名写经家※万景和交深,切磋书法,并常为天津各寺书丹匾额。尤善攒棉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