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绛曲约

绛曲约

又名尊者绛曲约。吐蕃达磨赞普八世孙,扎西拉德第三子。曾派译师贾尊珠僧格及纳措促陈杰哇携16秤黄金赴印度,于宋庆历二年(1042)迎请印度著名佛学家阿底峡来吐蕃广传显密佛学。在阿里普兰区之托林寺会见阿底峡,大力支持阿底峡传播佛教于吐蕃。对吐蕃后宏期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 翁归靡

    ?—前64或60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孙,大禄子。约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堂兄军须靡死,子泥靡年幼,遂受命嗣位,号肥王。依俗妻汉解忧公主(原军须靡妻),生3男2女。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

  • 赵炳龙

    1608—1697明末清初白族诗人。字文成,又字云升,晚号楸园老人。云南鹤庆军民府剑川州(今剑川县)人。明给事中赵完璧子。自幼谦谨好学,工古文诗词,注重实务。崇祯六年(1633),中乡试亚魁。明亡后,

  • 塔阳古

    ?—1210全称沙木儿·塔阳古。西辽著名将领。驻守答剌速(前苏联江布尔)。与属地海押立(前苏联巴尔喀什湖东南)阿尔思兰汗善,闻西辽帝直鲁古欲除之,遂潜告,阿尔思兰汗自尽,支持其子袭位。天禧二十七年(1

  • 胡夫耶

    见“虎夫耶”(1384页)。

  • 土都督佥事

    官名。明朝授予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的职衔,秩正二品,地位次于土都督及土都督同知,参见“土都督”(66页)。

  • 舒艾尤布和卓

    托钵僧。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首领。叶尔羌(今莎车)人。维吾尔族。和卓乌拜都拉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因不满阿帕克和卓暴政,于叶城、泽浦和英吉沙尔等地发起暴动,迫使其让位于穆罕默德·额敏。旋以穆罕

  • 鸣沙县

    ①北周以敦煌县改名。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隋大业初改名敦煌县。 ②隋开皇十九年(599)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东鸣沙州,并为环州治所。武德二年(619),于此县置西会州,贞观六年(632),更置环州,

  • 辽庆州故城遗址

    辽朝古城遗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辽穆宗耶律璟(951—961)在位时开始修建,地名黑河州。统和年间(983—1012)改称庆州。在州西北约10公里的山中,有辽圣宗、兴宗和道宗的陵墓。故城遗址呈

  • 西平府

    地名。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唐代为灵州。西夏建国前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李德明的统治中心。宋咸平五年(1002)被继迁攻占。继迁因世爵西平,又受辽封为西平王,改为西平府,次年令弟继瑷与牙将李知白督众立宗庙,

  • 翁毕克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意译为“米卜”。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巫师取净水一碗,精选颗粒饱满整齐的若干粒大米,边念咒,边投入水中,一般以米粒全部下沉,且排列整齐为吉利。如米粒出现断裂,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