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特干遗址
位于今新疆和田县城西约10公里处。尚未经科学发掘。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部文化层被掩盖在3至6米深洪积层下。曾出土多件金页、金箔花形饰片、佛象、小金鸭、大量陶片和兽骨。陶片中多有各种纹饰和人形、兽形图案。还出土五铢钱、“乾元重宝”等钱币。据考属3至8世纪古于阗国遗址,一说为汉、唐时于阗国国都。
位于今新疆和田县城西约10公里处。尚未经科学发掘。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部文化层被掩盖在3至6米深洪积层下。曾出土多件金页、金箔花形饰片、佛象、小金鸭、大量陶片和兽骨。陶片中多有各种纹饰和人形、兽形图案。还出土五铢钱、“乾元重宝”等钱币。据考属3至8世纪古于阗国遗址,一说为汉、唐时于阗国国都。
?—前53西汉乌孙昆莫(王)。※军须靡与匈奴夫人所生子。约太始四年(前93),父死,年幼,让位于大禄子翁归靡。宣帝神爵二年(前60,一说元康二年,前64),翁归靡死,受部落贵人拥戴复位,号狂王。依俗妻
?—1649清初将领。亦作阿积格尼堪。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三等总兵官达音布之子。早历行阵有功袭父职。天聪八年(1634),随军征察哈尔部。崇德元年(1636),从征朝鲜,二年,从岳讬征明。七年,围
见“会昌一品集”(832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勒克山卫,并说清代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北400余里有勒克山,周百余里。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意为“有酬劳”。专指为主人饲养猪的人役。一般由主人派给大、小母猪若干头让苏龙户独自饲养,各头产子允许一次性的留一小猪作酬劳,其余均属主人所有。猪
1607—1641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青海佑宁寺章嘉呼图克图一世。西宁卫(今青海互助县)人。土族。崇祯三年(1630),任佑宁寺法台。在位6年。曾与该寺土观一世罗藏拉卜旦及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一世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名。在今甘肃省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地区。清同治(1862—1874)年间修建。1929年马仲英事件时被焚烧殆尽。1937年重建。为保安族地区规模最大之清真寺,内设有阿拉伯文
果品名。又称新疆甜爪。古称甘瓜、“穹隆”。维吾尔语称“库洪”。早在1000多年前即已种植。康熙初年,因哈密以其作为贡品献于清廷,遂谓之哈密瓜。著名产区为吐鲁番盆地、南疆伽师、麦盖提、皮山、于田和北疆的
?—1887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字石友。世居东布特哈莽鼐屯(今黑龙江讷河县)。察哈尔副都统都尔通阿子。初随叔父盛京将军都兴阿,累官为记名副都统,赐号讷恩登额巴图鲁。光绪元年(1875),充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平年号。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