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移剌蒲阿

移剌蒲阿

?—1232

金大将。又作移剌蒲兀,或称蒲阿。契丹族。移剌(耶律)氏。少从军,以功由千户迁都统。被选充皇太子完颜守绪亲卫军总领。元光二年(1223),拥哀宗守绪即位,以功遥授同知睢州军州事,权枢密院判官,参决军国大事。正大元年(1224),奉诏至光州,榜谕宋界军民,以示金朝“更无南伐”之意。四年(1227),慌报战功,授世袭谋克。六年(1229),权枢密副使,率军驻邠州备御北边,复潞州。七年,与总帅纥石烈牙吾塔等战蒙古兵于大昌原,解庆阳围。继率兵10万救卫州,以权参知政事行省事于閺乡,以备潼关。八年九月,遣元帅王敢率兵万人援河中府。十二月,率诸军入邓州,御蒙古兵于禹山。九年正月,与完颜合达引骑兵2万,步兵13万自邓州赴汴京(今开封市)。至钧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境),为蒙古兵所败,被追擒,拒降,被杀。

猜你喜欢

  • 星槎胜览

    书名。明费信撰。信,字公晓,吴郡昆山(今江苏吴县,属苏州市)人。回族。永乐、宣德间(1403—1435),随郑和4次下西洋,为通事。20余年,历览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等20国人物风情,翻检中

  • 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的南端,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带。经三、四百年之发展、演变,广泛流行于内蒙古农牧区各族群众中。复经专业人员的加工、升华,展现于舞台上。民间流传

  • 珲托和

    见“内管领”(308页)。

  • 阿敦侍卫

    满汉语合称。“阿敦”意为“牧群”;※侍卫(属官员),从侍卫处拨出,初隶阿敦衙门,后隶上驷院。后金(1616—1635)时代,称“阿敦虾”(※虾即侍卫)。参见“阿敦”(1198页)。

  • 循化厅

    见“循化”(2258页)。

  • 阿察儿

    见“按札儿” (1622页)。 ②见“阿术鲁”(1202页)。

  • 番汉合时掌中珠

    西夏文一汉文双解通俗语汇集。西夏党项人骨勒茂才编,成书于夏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木刻本,蝴蝶装,共37页,至少有两种版本传世。序言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内容相同。其中记有“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

  • 南诏西岳

    南诏封山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以高黎贡山(又作高黎共、高丽共、高良公,一名昆仑冈,在永昌、腾冲之间,山下平川、草木不枯,有瘴气)称西岳,为五岳之一。山在怒江西岸

  • 拜桑固尔

    见“狼台吉”(1900页)。

  • 格曼僜语

    我国自称格曼的僜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艺地区察隅县南端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200多。以察隅县下察隅区巴安通乡穹村的格曼僜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