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恢

石恢

?—335

十六国时期后赵王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开国主※石勒幼子。后赵太和三年(330),父行皇帝事,封辅国将军、南阳王。奉命镇守廪丘(治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延熙元年(333),以丞相石虎专权擅政,排斥异己,前朝文武旧臣皆补闲任,虎之府僚旧属悉委省台禁要,刘太后与石勒养子石堪谋除之,立其为主,事败,太后、刘堪被杀,他被召还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赵帝石弘被石虎废黜后,于建武元年(335),与弘同被囚于崇训宫,旋被杀。《资治通鉴》系被杀事于延熙二年(334)。

猜你喜欢

  • 毕力克图

    1609—1681清初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科尔沁。天聪(1627—1636)时隶蒙古正蓝旗,任豫亲王多铎护卫,随征朝鲜及明锦州,皆有功。顺治元年(1644),随多铎追击农民起义军,进潼关,

  • 策妄阿拉布坦

    1665—172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号卓里克图珲台吉。绰罗斯氏。※僧格长子。康熙九年(1670),以父被杀,与弟索诺木阿拉布坦、丹津鄂木布附牧于叔父噶尔丹。二十七年(1688),索诺木阿拉布坦被

  • 田罗驹

    隋代黔安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黔安(今四川彭水)人。大业三年(607),起兵反隋,夷陵(今湖北宜昌)各族人民多响应。翌年,又参与向思多领导的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阻道路,断隋军粮运。后遭行军总管

  • 蛮莫安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旧为猛密分地,后酋长稍强,擅而有之。万历(1573—1620)初,土酋思恨与陇川岳风同投缅国。及明军平麓川,思恨来归,立为蛮莫安抚司。万历二十二年(1594),遭缅兵袭击,安抚思化奔陇

  • 晟丰祐

    817—859唐代南诏第十世王。又作劝丰祐、丰祐。乌蛮,姓蒙氏。劝利晟之子(一作※寻阁劝子;劝利晟弟)。史称果敢,善抚众。长庆三年(823,一作长庆四年),劝利晟卒,嗣位。穆宗使京兆少尹韦审规持节临封

  • 鹤公祠

    苗疆古迹。又名吴公祠或吴鹤堂。建于清咸丰(1851—1861)年间。是苗民为纪念苗族教育家※吴鹤自筹资金所建的祠堂。吴鹤为明代辰州镇溪上涝(今吉首境)人。曾在苗疆开办学堂,招收苗族生徒,义务教学。为使

  • 黑车子鞑靼

    见“黑车子室韦”(第 页)。

  • 法尊

    1902-1980藏传佛教学者。通称法尊法师。汉族高僧。原籍河北人。武昌佛学院首届毕业生。曾主持汉藏教理学院(1930年建于重庆)。毕生研究藏传佛教,被誉为国内西藏学之第一学者(见太虚:《我去过的西藏

  • 土民

    土族史称与他称。参见“土族”(63页)。

  • 莽古济

    ?—1636后金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女,继妃富察氏所生。天聪三年(1629),因蒙古敖汉部首领率先归附后金,兄皇太极将其下嫁蒙古敖汉部岱青杜棱之长子索诺木杜棱,赐号济农。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