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南

甘南

地名。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东接临夏、天水、武都,南邻四川阿坝,西连青海省黄南州、果洛州,北界青海黄南及临夏,辖夏河、碌曲、玛曲、丹曲、卓尼、临潭等县。汉属金城郡,唐属陇右道,元属巩昌路,明属洮州卫,清属循化厅。藏族为该地土著民族,秦汉时居土著藏人和党项羌诸部,南北朝时,鲜卑族吐谷浑自东北迁此。7世纪吐蕃击吐谷浑诸部,兵临甘南,统一青藏,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语”之政策,从西至东,迁移其部落,镇守各地,其中吐蕃“达玛”(骑兵)及吐蕃四大氏族之“东”氏族后裔“卡加六族”,分散甘南各地。元代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官统辖,明末清初受蒙古统治,康熙(1662—1722)中,划定蒙藏牧地界限,分别设官授职。雍正(1723—1735)中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当地藏族归清朝直接管辖。1953年建立甘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州。地属青藏高原,草原广阔,产著名“河曲马”、“欧拉羊”、“甘加羊”等,林业矿产资源丰富。

猜你喜欢

  • 妪厥律

    见“乌古部(332页)。

  • 匣列

    契丹语音译。“复来”之意。韩延徽被燕帅刘守光遣聘契丹,耶律阿保机留用之。居久,因思念故里逃回后唐,阿保机如失左右手。后惧他人加害,复归契丹,阿保机大悦,赐名“匣列”以志其归来。

  • 清朝文献通考

    亦名《皇朝文献通考》。书名。清代官修。3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成书。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同,亦为26考。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

  • 贺兰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马”,但非普通之马。《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马为贺兰,故有贺兰苏尼阙,苏尼掌兵之官也。”据今人

  • 奉天将军

    即“盛京将军”(2033页)。

  • 角昂札萨克旗

    见“土尔扈特南后旗”(73页)。

  • 护鄯善以西使者

    汉代西域官名。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置。侍郎郑吉首任此职。驻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县西)一带,屯田以护卫西域南道,遏制匈奴势力。

  • 怒江

    河名。又作潞江,蒙古名喀喇乌苏。藏名鄂尼尔楚。中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源于青藏边境之唐古拉山南麓,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经门工入云南省境,折向南流,经怒山、高黎贡山之间,流经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 循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甘肃成县南,西汉水北岸。东汉废。

  • 北楼

    见“四楼”(5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