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夫人墓碑
壮族抗倭英雄瓦氏之墓碑。清嘉庆十年(1805)岑某立。原碑在今广西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那斗屯附近。碑文中央阴刻竖行正字:“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十六世祖妃妣瓦氏太君之墓”。是碑为研究壮族民族英雄瓦氏夫人历史的重要文物。拓片及碑文载于谢启晃等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第二辑图版第1页及正文第72页。关于其事迹详见“瓦氏夫人”(288页)。
壮族抗倭英雄瓦氏之墓碑。清嘉庆十年(1805)岑某立。原碑在今广西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那斗屯附近。碑文中央阴刻竖行正字:“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十六世祖妃妣瓦氏太君之墓”。是碑为研究壮族民族英雄瓦氏夫人历史的重要文物。拓片及碑文载于谢启晃等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第二辑图版第1页及正文第72页。关于其事迹详见“瓦氏夫人”(288页)。
见“乾陀罗”(1982页)。
?—约1224蒙古国大将。又译者别、只别、哲伯、遮别等。别速惕氏。原名只儿豁阿歹。初依附泰亦乌部。宋嘉泰二年(1202),“阔亦田之战”兵败,降铁木真(成吉思汗),以骁勇善射,赐名哲别(意“箭簇”)。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明代设置,秩正五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地名。又称沙阜、沙海、沙窝。在今陕西大荔县南洛、渭二河间,东西80里,南北30里。西魏大统三年(537)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利用地形特点在其东10里之渭曲,列阵设伏,大败东魏丞相高欢军,史称“沙苑之战
参见“撤满甫尔”(2495页)。
见“公廨”(324页)。
?—1627后金将领。满洲镶黄旗人。景祖五弟宝郎阿曾孙。后金天命六年(1621),从太祖努尔哈赤征明,攻沈阳,斩明骁将秃尾狼及副将,降其众。克辽东,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天聪元年(1627),从攻锦州不
扎卡提税中的一种。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南疆时,将每年征收一次的※扎卡提税(牧业税和商业税),改为每年征收两次。春季牧草回青时征收的称“青税”,秋季牲畜肥壮时征收的称“白税”。
僧官名。明清对于藏族地区州一级,封授一些管理僧众统领土民的僧人头目为僧正,给予印信,敕书,依例朝贡承袭。清代有圆成寺僧正,闫家寺僧正等,隶僧录司。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伊儿汗国大臣阿鲁黑、不花即出自该部。参见“札剌儿”(4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