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把节

火把节

彝、白、拉祜、纳西、傈僳等西南民族的共同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六月六日举行。来源和意义较普遍的传说是:唐代南诏国王皮逻阁预谋吞并其他五个诏,定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邀请五诏国王赴南诏祭祖,乘机除之。骍赕诏王之妻※慈善夫人劝夫勿赴会,不听,即将铁镯戴夫臂上。当五个诏王在松明楼上饮宴正酣时,皮逻阁暗使人焚楼,五王皆被烧死。五个诏王的夫人闻讯前去收尸,唯慈善夫人以铁镯故认出夫之骨殖。后皮逻阁恋慈善之才貌,欲以武力强娶为妻,她奋力婴城固守,粮尽自杀。后又演绎出慈善夫人于六月二十四日点起松枝火把照着亡夫的灵魂归家;或说慈善夫人与皮逻阁大战,号召人们将火把捆在羊角上,驱使羊群乱窜,火光满山,南诏兵丁被吓呆。但慈善最终失败。传说一致赞颂慈善夫人的智慧勇敢。四川凉山地区则另有传说,云:古代天上有个名叫斯热阿比的大力士,听说地上有个大力士名叫阿提拉八,就叫人间与之比赛摔跤,结果斯热阿比失败,回报天神。天神就派害虫降落人间糟踏庄稼。阿提拉八在六月二十四日,号召人们点燃松枝火把驱除害虫。后遂定此日为火把节。此外,又有诸葛亮南征,于是日擒孟获,夜间入城,城中父老设庭燎以迎之的传说;汉代叶榆(今大理)酋曼阿奴为汉将郭某所杀,其妻阿南为拒郭某逼婚而自焚殉夫,国人哀之,以是日焚炬聚会以吊之的传说等,多见于明代以后的野史传说。或谓该节乃当地民族的星回节(岁终)者。火把节的形式和内容各地不一。但男女老幼均着盛装,唱歌跳舞,打牲祭献祖灵,持火把在宅旁、田间游行,驱虫祈年、赛马、摔跤、斗牛,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则是一致的。云南武定、禄劝等地还要射箭、打秋千等。

猜你喜欢

  • 龙州纪略

    书名。广西龙州地方志。2卷。清黄誉撰。卷上分舆地、建置、贡赋、官职;卷下分选举、人物、艺文、灾祥、杂记等篇目。约作于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其中《杂记》一篇载有广西少数民族名称:伶、侗、蜑、徭、僮、俍、僚

  • 和廷述

    清代爱国将领。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咸同年间,曾随杨玉科镇压杜文秀起义军,赏“铿僧额巴鲁图”名号,补授东川营参将,简放总兵。光绪十一年(1885)率部随广东陆路提督杨玉科出兵南关,奋力争先抗击法国侵略军

  • 金世宗实录

    书名。金夹谷清臣、党怀英等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大定元年(1161)十月至大定二十九年(1189)世宗一朝有关史事。明昌四年(1193)八月成书。内容略见《金史·世宗纪》。

  • 西汉时西南夷夜郎王。成帝河平年间(前28—前25),与鉤町王禹、漏卧侯俞互争雄长,连岁相杀。汉成帝遣太中大夫张匡持节为之调解,不听。牂柯太守陈立召见兴,劝谕其休战,亦不听,遂斩之。其岳父翁指与其子邪务

  • 你勒合桑昆

    见“亦剌合”(871页)。

  • 谋鲁盌

    见“谋鲁斡”(2129页)。

  • 阿里特勤

    ?—1034—1035喀喇汗王朝汗族。哈桑(哈龙)·博格拉汗子。伊斯兰历四一一年(1020—1021),为河中中部地区统治者,从伊斯兰历四二三年(1031—1032)起,拥有桃花石·喀喇可汗称号。四二

  • 北魏武川镇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乌兰不浪土城梁村。北魏置分南北两城,南城东西长约130米,南北仅90余米,北墙略向内凹,城墙残高约3米,南墙正中开门。北城南北约400米,东西约300余米,西北墙已塌毁。

  • 鄂伦春语

    我国鄂伦春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黑河市和塔河、呼玛、逊克、嘉荫等县。鄂伦春多半聚居。聚居地区的鄂伦春族大部分都使

  • 曲惹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南部中印边界之内,历属阿里地区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为西藏边境重要谿卡。1665年由五世达赖喇嘛颁发并在1737年由七世达赖重新换发的封地文书规定,其地为扎锡岗举巴扎仓所辖之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