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源怀

源怀

444—506

北魏大臣。原名思礼,后赐名怀。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太武帝时父源贺(本称秃发破羌)归北魏,赐姓源氏,官至太尉。北魏文成帝和平(460—465)末,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太和元年(477),袭父爵陇西王,拜征南将军。后持节督诸军屯于漠南,以防御柔然。还,授殿中尚书,出为长安镇将、雍州刺史,善抚恤,劫盗息止,流民皆相率回归。岁余,复拜殿中尚书,加侍中,参都曹事。又督诸军征柔然,六道大将咸受节度。迁尚书令,参议律令。后例降为公,授司州刺史。从驾南征,加卫大将军、领中军事,以母忧去职。十九年(495),授征北大将军、夏州刺史,转都督雍岐东秦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宣武帝景明二年(501),为尚书左仆射,加特进。后授车骑大将军、凉州大中正。诏为使持节、加侍中、行台,巡行北边6镇,恒、燕、朔3州,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虽亲友也奉公表劾。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40余条,被采纳。正始元年(504),出据北边,抵御柔然南扰。及至云中,柔然北败。旋至恒、代,案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筑城置戍之处,皆量其高下,揣其厚薄及储粮积仗之宜,成犬牙相救之势,凡表58条,皆为宣武帝采纳。迁骠骑大将军。后又都督平氐诸军事,击武兴氐王杨绍先叔杨集起之兵。卒,赠司徒、冀州刺史,谥惠。史称其为人“谦恭宽雅有大度”,好接宾客,雅善音律,虽在白首,至宴居之暇,常自操丝竹。

猜你喜欢

  • 库真

    即“库合真”(1109页)。

  • 延宠

    唐代奚族部落首领。又作李延宠。前首领※李诗琐高子。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随父附唐。未几,父死,嗣位,为饶乐都督。寻从契丹背唐,为唐将张守珪所困。再降唐,复拜饶乐都督、怀信王。天宝四年(745)三

  • 狄氏

    ①即翟氏,高车六种之一。春秋时赤狄(或赤翟)之裔,以族名为氏。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居中原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因入居内地既久,故史籍常称其为丁零。见于《晋书》者有中山丁零翟鼠、翟斌、翟檀、翟辽、翟钊、翟真

  • 伽益綝论

    唐代吐蕃官名。即《唐蕃会盟碑》(长庆三年,823年立)中所载藏文“bkavi phrinblon”之意译,音译做“伽益綝论”。会盟碑以汉文“给事中”译称,即所谓“承旨官”。

  • 荔波水族起义

    清咸丰五年(1855),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贵州荔波水族以潘新简、吴邦吉等为首领的农民起义。莪蒲、巴容、三洞、羊安等地水族人民群起响应,聚众万余人,攻荔波县城。十月,在水浦与清军激战,大捷。咸丰六年

  • 侯家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临潭县。因寺主向为侯氏家族,故名;又因在圆形城垣之间,亦称“圆城寺”。一说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建;一说为元世祖忽必烈时自大都至西藏所建108寺之一。明永乐(1403—1424

  • 五条河

    元代地名。岭北地区重要屯田基地之一,与称海齐名。位于岭北行省西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一作二十二年),并和林屯田军千人入五条河。成宗大德三年(1299)并于称海。仁宗延祐三年(1316),罢称

  • 旭申

    即“许兀慎”(921页)。

  • 交参户

    元代户类之一。中统元年(1260)立十路宣抚司,定户籍科差条例,将所有人户分为元管户、交参户、漏籍户、协济户等。交参户系指过去括户时曾经入籍,后来迁徙他乡,因而在当地重新登录著籍的人户。

  • 崭新兴教

    见“赛来费耶”(2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