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青牌

海青牌

元朝乘驿凭证之一种。又称海青符。有海青金牌、海青银牌之分。因牌上铸有海东青图像,故名。牌呈圆形,故又称※圆牌或圆符。专为军情大事而设,元代驿传一般公事差遣凭※铺马圣旨乘驿,遇军务之急,则凭海青牌乘驿。世祖中统二年(1261),以海青金牌10银牌2给中书省,量军国事情急缓,付乘驿者佩之。亦须给出征、出使之诸王、统帅及一些行省若干面,以备随时差遣。佩该牌之使臣称海青使臣。世祖年间,曾先后于燕京至济南、缙山至望云,以及临洮、巩昌、通安等地置海青驿,专供持海青牌使臣乘驿。后改用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圆牌。

猜你喜欢

  • 阿布都喇汗

    ?—1669叶尔羌汗国第九代汗。又译阿布杜拉汗、阿布都拉哈汗。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拉失德汗孙。世居新疆。清崇德三年(1638),平息叶尔羌汗国统治集团纷争,恢复东西两部统一,被拥立

  • 八旗水师营

    清代驻防旗营兵丁所组成的水军。分内江与外海水师营。(1)东北河营:乌喇(今吉林市)营约设于顺治、康熙之交,前此已设船厂于此;继后又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齐齐哈尔、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

  • 石牌制

    过去广西大瑶山和贵州部分瑶族地区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根据参加村落的不同范围分总石牌、大石牌和小石牌,可以包括瑶族不同支系的村民,还可吸收散居当地的汉人参加。石牌头人不由选举产生,由四五个群众公认的自然

  • 四獒

    又作“四狗”。蒙古语称“朵儿边·那孩思”。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开国功臣者勒蔑、忽必来、哲别、速不台的共称。成吉思汗赞誉其四人“如猛狗一般,凡教去处,将坚石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故有是称。凡临阵,四人

  • 袁纥

    高车(敕勒)之一部。为高车六种之一。原居于漠北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后屡为北魏所掠,部分迁入漠南。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孝文帝征发四镇敕勒兵攻南齐。袁纥部首领树者不愿随魏军南征,遂举兵叛入柔然

  • 纳邻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拉林河卫。永乐四年(1406)置,在今吉林、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

  • 阿卜杜拉伯克

    清代新疆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首领。一译阿卜杜勒。希布察克部阿赖山女五马尔曼甘达特哈子。光绪二年(1876)春,沙俄派斯科别列夫侵入阿赖山区。他领导当地人民,利用石砌鹿寨,严惩入侵者,迫使斯科别列夫迂

  • 西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年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言

  • 拉托托日宁赞

    吐蕃赞普。又称拉托托日赞。《唐书》作佗土度。藏史传称,因其奉佛,百岁时又生新齿,耳长如佛耳,故名。敦煌吐蕃藏文文书称拉托尼雅赞。赞普托杰托赞之子。《德乌佛教史》载,其母为民女若容萨东杰。据藏史载,相传

  • 古国名。又称罗子国、罗子。春秋时楚之属国。熊姓。辖今湖北宜城县西,后迁今枝江一带。楚武王四十二年(前699),楚将※屈瑕伐其国,与※卢戎共败楚师,迫屈瑕自缢荒谷,楚师囚于冶父。楚文王(前690—前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