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板楯蛮

板楯蛮

古族名。又称弜头虎子、白虎复夷、賨民、板楯蛮夷等。因使用虎皮木盾而得名。分布在巴子国境内(今四川东部、阆中、巴中、宕渠一带)。传说秦昭襄王(前306—前251年在位)时,有白虎在秦、蜀、巴境伤人。昭王重赏募杀虎者。巴郡阆中夷人,用白竹弩射杀白虎。昭王以其为夷人,不欲加封赏邑,乃刻石为盟,相约善待之: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筭,伤人者论,杀人者以※倓钱赎死。“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汉高祖(前206—前195年在位)时,发其民伐三秦。三秦定,徙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于巴中,不输租赋,余户岁入賨钱,故曰賨民。魏晋时,称※僚,唐宋时称※南平僚或七姓蛮,亦即谕州蛮。其人勇猛善战,曾屡助汉军击败羌人,从征武陵与益州诸族的反叛。至桓帝、灵帝之世,因愁苦赋役,困罹酷刑,数叛,扰三蜀及汉中诸郡,汉不能制,乃招降之。中平五年(188),参与黄巾起义。西晋之康年间(291—299),秦雍賨民※李特兄弟率流民数万户逃荒入巴蜀。永安元年(304),※李雄建立※成汉国(即大成国)。板楯蛮善歌舞,有※巴渝舞相传。其民喜居江水左右。其后裔多融合于汉、土家、苗、彝、仡佬等民族中。

猜你喜欢

  • 韦银豹

    ?—1571明代广西壮族农民起义领袖。古田县凤凰村人。壮族。家境贫寒,自幼帮人放鸭、扛活为生。早年随父※韦朝威参加反抗明朝官府的斗争,其父被俘遇害后,决意为父报仇。正德十三年(1518,一说正德十五年

  • 达离底部

    见“斜离底”(733页)。

  • 尼宫哈利

    珞巴族崩尼、崩如、纳等部落对军事首领的称谓。亦作尼宫东白、蒙宫达蒙乃(女)。一般自然形成,也有民主推举产生。由有组织指挥作战才能、机智勇敢、办事公正、富有生产经验、善于言辞、勇于负责,并在村寨或氏族内

  • 翁模

    旧时京族地区负责村寨“哈亭”(神庙)烧香之人。由村寨“嘎古”(长老)推选,经神前占卜而定,任者必须人财两旺、儿孙满堂和妻媳俱全,且任职前要为群众抬过棺材和为神庙服过杂役。任期为3年,任职期间可耕种神庙

  • 缪老生

    见“穆亮”(2555页)。

  • 割鹿

    即“葛逻禄”(2184页)。

  • 裴国良

    唐时疏勒王。天宝十二年(753)赴长安,受封为折冲都尉,赐紫袍、金鱼。

  • 阿鲁威

    元朝大臣、文士。又译阿鲁灰。蒙古人。字叔重,号东泉。至治(1321—1323)间,累官泉州路总管。泰定帝召为翰林侍讲学士。泰定三年(1326),奉命与直学士燕赤译《世祖圣训》,以备经筵进讲。迁侍读学士

  • 矣格

    宋末元初云南罗武部土官。彝族。为大理37部之一罗武部长、武定凤氏土官一世祖阿而(《明史·土司传》作阿历)之玄孙。世袭罗武部(居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长。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忽必烈以太弟征云

  • 索格召

    鄂温克语音译。是额尔古纳河畔鄂温克人对野生鹿的称呼,对已驯养成家畜的驯鹿称“鄂伦”。详“驯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