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昂锁

昂锁

藏语音译。原意为侦察和守望边境者。后逐渐演变为管理军民的官吏。约始设于元朝,为大活佛下的管理人。至明代演变为大活佛下的政教首领。在安多地区,为政教合一部落中管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其产生有家族世袭、轮流充任,或选派等。同时也作为封授所辖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时,其中有3人被封以此职,即脱混(或称托红、土观)昂锁、夏尔哇昂锁(俗称十八洞沟)和抓什图昂锁(俗称白杂后)。各管辖一部分百姓和土地。其职世袭,遇有世袭发生困难时,其兄弟中有为喇嘛者亦可世袭,执掌政教。参见“藏封土族土官制”(2574页)。

猜你喜欢

  • 塔尔寺印经院

    专门刻印藏文经典的机构。清道光七年(1827),塔尔寺第五世赛多·益喜土丹嘉措活佛集资组建。初购置木板刻经,聘然坚巴·欧旺拉珠、欧旺尼玛、却西经师欧旺嘉洋旺杰、阿嘉经师罗桑端珠等人分任初校、二校、复校

  • 半庄

    清代宗室庄田中的半分粮庄。由于清初的圈地、※旗余地或入官地的地段大小不一,所设置的大庄、半庄亦随之而异。顺治(1644—1661)初,以地在240亩至360亩之间者,设为半庄。乾隆十年(1745)定,

  • 席帛

    见“锡伯族”(2364页)。

  • 班里

    见“缚喝”(2416页)。

  • 木葫芦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载:男女幼儿和少年,自冬佩带青、红、黄木制葫芦三枚。木葫芦“如豆状,用彩丝为绶”。于夏历正月十四日夜半,

  • 卡班巴伊

    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英雄。又称卡班巴依巴图鲁卡班拜,本名艾孜巴查尔。“卡班巴伊”,意谓“野公猪”,以示其像“野公猪”一样勇猛。又称“达拉波孜”,意“雪青马”,含有出类拔萃、引人注目、瑕不掩瑜等

  • 盈江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明清为干崖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属傣族土司。民国二年(1913),分设干崖、盏达弹压委员,民国五年(1916),改设行政委员,隶腾越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设盈江、莲山设治局。盈江即

  • 巴速堇

    见“耶律敌烈”(1318页)。

  • 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清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乌巴什。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顾实汗第四子。初被拜巴噶斯育为子,与鄂齐尔图车臣汗一同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康熙十六年(1677),鄂齐尔图车臣汗为准噶尔部噶尔丹击败后,徙

  • 阑遗户

    见“孛兰奚”(9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