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日喀则

日喀则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土质良好之庄园”。亦称昔孜、桑主则、三竹节寨、夏雄甲姆。相传此庄园旧时属仁布宗管辖,称“昔卡桑珠则”;又传该地最初乃以寺庙为中心逐渐扩大形成,故又有“扎什伦布”之称。历为班禅额尔德尼驻锡地及后藏政、教中心。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日喀则宗。现为日喀则地区行署和日喀则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辖日喀则、南木林、定结、萨迦、拉孜、定日、聂拉木、吉隆、谢通门、昂仁、仲巴、江孜、康马、仁布、亚东、白朗、岗巴、萨噶等十八县。为西藏第二大城市。元卫、藏十三万户之一曲弥万户府即在此地。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出生于日喀则西之兰伦热布谿卡。雍正五年卫藏战争时,后藏军兵败,退守于此。后颇罗鼐又自此率兵经羊八井进攻拉萨。乾隆五十六年(1791),廓尔喀第二次侵藏,当地人民遭洗劫,扎什伦布寺金银财物、佛塔上镶嵌之绿松石、珊瑚等物被抢掠一空。

猜你喜欢

  • 见龙

    唐代南治国第六世王异牟寻年号。780—783年,凡4年。

  • 齐天萧后之诬

    见“仁德皇后之诬” (316页)。

  • 兀纳失里

    见“纳忽里”(1270页)。

  • 橄榄坝傣族反土司斗争

    1934年,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即勐罕)召勐(土司)召玛尼罕,恃势强行勒索,并为国民党政府强征兵夫,激起人民不满。全勐傣族群众纷纷集会,杀牛盟誓,揭竿而起,要求减免派款,赶走召勐。召勐摄于人民压力,请

  • 敏珠尔喇布坦

    ?—1760清朝蒙古王公。喀喇沁部人。乌梁罕(不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杜棱郡王噶勒臧次子。初授一等塔布囊。乾隆八年(1743),封辅国公。十二年(1747),赐双眼孔雀翎,命御前行走

  • 三月街

    白族传统节日和街期。又称祭观音街、观音街或观音市。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起在大理城西点苍山脚下举行,为期5—7天。相传唐代永徽间(650—655)某年三月十五日,观音菩萨来到中种峰下,征服了恶魔罗刹,开辟

  • 换番

    清代汉人与台湾高山族人互市的称谓。一般在每年夏秋时进行,以物易物,即汉人以珠、布、盐、铁等物向高山族人交换鹿脯、鹿茸、各种兽皮及水藤、通草等土产。

  • 哑不害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汉文又译作哈不害、哈不豁。对蒙古贵族之女的称呼。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哑不害,是王子并各台吉之女,与宗女同”。茅元仪《武备志》、郭造卿《卢龙塞略》所载蒙古译语

  • 歹雅黄台吉

    一译歹言黄台吉,见“多罗土蛮把都儿黄台吉”(854页)。

  • 长乐公主

    西魏宗室女。大统十七年(551)六月,应突厥和亲之请,西魏文帝将其嫁于突厥汗国创始者阿史那土门伊利可汗。为中原王朝与突厥汗国首领和亲通婚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