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散毛宣抚司

散毛宣抚司

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名。永乐四年(1406,一作十三年),以散毛长官司改置(治今湖北来凤土家族自治县),隶施州卫。据载元至元三十年(1293),于此置散毛洞蛮夷官。次年升为散毛府。至正六年(1346),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慰司。元末,明玉珍改为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明洪武五年(1372),都元帅覃野旺交明玉珍所授印信。七年,改为散毛沿边宣慰司。辖龙谭、大旺2安抚司,隶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1390),散毛洞所属腊惹洞长官覃大旺反明,割其辖地之半置大水田军民千户所。永乐二年(1404),改设散毛长官司,命覃友谅为长官。四年,覃友谅进京朝贡,授宣抚司宣抚使。后以罪死狱中。正统三年(1438),命其子覃瑄试职。清初,覃勋麟归清,准袭原职。雍正十三年(1735),宣抚使覃烜纳土请归流,辖地遂并入来凤县。

猜你喜欢

  • 完颜习捏阿不

    即“完颜斜捻阿不”(1167页)。

  • 甘木里

    即“哈密”(1630页)。

  • 镇夷郡

    地名。西夏重镇之一。夏景宗李元昊立国称帝前,于大庆元年(1036)升甘州(今甘肃张掖)为此郡。襄宗安全未称帝时曾任镇夷郡王。

  • 使犬国

    即“使犬部”(1457页)。

  • 孝武惠文皇帝

    见“耶律德光”(1323页)。

  • 于道泉

    1901—1992著名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字伯源。山东临淄县人。1920年在齐鲁大学攻读,自学世界语并加入环球世界语学会,为落花生(许地山)器重。1924年印度泰戈尔在济南讲学时,任翻译深受赞赏

  • 奥克特牙那给楞

    旧时鄂温克族婚姻习俗。为婚礼仪式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汉译意为“引向幸福之路”。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旗的鄂温克人旧时流行,临近婚期前,男方家不管距离女家住地多远,都要搬至距女家约1里左右的地方居住,然后将通

  • 亦儿古里卫

    见“亦儿古里卫”(874页)。

  • 辰溪

    古河流名。又称辰水。汉武陵郡内五溪之一,※五溪蛮所居。水出辰阳县(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又经县北。辰阳以在辰水之阳得名。右会沅水,名之辰溪口。

  • 土尔扈特西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托尔和扎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土尔扈特部诺尔布附罗卜藏丹津叛,旋悔罪归清,获宥。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四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