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扁担舞

扁担舞

壮族民间传统舞蹈。亦称打木槽、打板凳,古称舂堂舞。壮语称打芦烈、谷脚。流行于广西、云南壮族地区。一般在春节、三月三歌节及农闲期间表演。参加者多为偶数,4~20人不等,围绕在一张板凳或一个木槽旁,各持一根扁担,有节奏地敲击凳子或木曹,使其发出明朗清脆的声音,边打边舞。主要表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动作,如犁田、耙田、拔秧、插秧、戽水、打谷、春米等,反映热爱劳动,渴望丰收的喜悦心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载:广南僚人(壮族先民)“敲磕槽弦,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之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

猜你喜欢

  • 荆州记

    书名。①晋代范汪撰。已佚,仅见于陈运溶所辑《荆湘地记》及王谟《汉唐地理书钞》。《麓山精舍丛书》辑9条,文甚简略。 ②南朝宋善化崇人盛弘之撰。所著地志为3卷本,已早佚。清人陈运溶从《太平御览》、《世说新

  • 古八部

    ①契丹初兴时部落总称。一说“八”为泛指,非实数,东北古代民族多此用法,如室韦八部、敌烈八部、婆里八部等。一说即奇首八部,“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辽史》卷32)或

  • 祁贤

    明朝官员,土族西祁第三世土司。青海西宁人。元金紫万户侯※祁贡哥星吉之孙,千户祁锁南子。明永乐十八年(1420)袭职。洪熙元年(1425),随李英征伐安定、曲先等卫。宣德元年(1426),升指挥佥事。因

  • 札恩达勒

    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歌曲。达斡尔语音译,山歌之意。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歌词不固定,多为触景生情,即兴吟唱。又往往不唱词,只用“讷依哟”等虚词填充。由于散居,各地区曲调也不尽相同。曲调高亢、悠扬,

  • 把思阔

    见“八儿思阔”(26页)。

  • 颜盏门都

    金将领。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帕里干山人。女真族。颜盏氏。天会(1123—1137)间,从军定陕右,为※蒲辇,隶监军完颜杲亲管万户,攻饶风关。熙宗天眷(1138—1140)初,杲为叛将定国军节度使李世辅

  • 济喇敏

    即“吉里迷”(681页)。

  • 苏禄

    ?—738突骑施汗国第三代可汗。出身车鼻施部,原姓名已佚。“苏禄”系指职务(军队统领),应为称汗前所进尊号。唐景云二年(711),娑葛为后突厥默啜所杀,突骑施汗国无君而乱,因抚众有道,集众至30万,复

  • 四一二政变

    1933年在新疆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发生的推翻军阀金树仁统治的政治事变。1928年,杨增新被杀后,金树仁继任为新疆省政府主席。金的各项政策俱师法杨增新,但比杨更腐败和残暴,各族人民纷纷奋起反抗。为推

  • 杂布提歌克塔布伯克

    参见“匝布梯墨克塔布伯克”(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