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恒瑞

恒瑞

?—1801

清宗室、将领。正白旗人。姓爱新觉罗氏。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闲散宗室授三等侍卫。升头等侍卫。四十一年(1776),以副都统衔赴西藏办事。五十一年(1786),改福州将军。次年,率驻防满兵1千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五十三年初,同海兰察擒林爽文于老衢崎,又同穆克登阿追擒庄大田40余人,起义失败。寻因前妄请多兵获罪,后以副都统衔充伊犁参赞大臣。五十四年,授正黄旗汉军都统、定边左副将军。六十年(1795),补授绥远城将军,调西安将军。嘉庆元年(1796),率兵3000会同毕沅、惠龄镇压白莲教起义。二年初,因贻误军机,留营效力。擒杀义军首领韦成、姚爽等27人,赏戴花翎。后义军首领姚之富、王廷诏、李全等合为一处,由紫阳县白马石抢渡汉江,因追击迟缓,革花翎。后与义军战于神山沟、韩家坝、高峰沟等地,俘获甚多,获赏。三年底,义军首领李全、樊人杰至西乡,因未及时迎战,受责。四年初,署理陕甘总督印务。次年,追义军于黄莺铺,杀首领罗贵等500余人,又获胜于麓子关,赏云骑尉世职。年底,以年老有疾回西安,卒于任。

猜你喜欢

  • 达尔济雅

    ? —178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巴苏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袭札萨克辅国公。十六年,扈从乾隆帝木兰行围。赐孔雀翎、黄马褂,命乾清门行走。十七年,赴塔密尔军营。二十年(

  • 荆蛮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及楚国境内诸民族之泛称。又称蛮荆、楚蛮。分布在江淮流域的荆州(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西部,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东部,河南与陕西南部)。属古代九州之一。西周金文中,楚又名荆,故名。

  • 满洲八旗

    见“八旗满洲”(30页)。

  • 图鲁什

    ?—1634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叶赫。天命九年(1624),为牛录额真。十年,擢甲喇额真,授游击世职。天聪三年(1629),从皇太极征明,至永定门南2里许屯兵,斩明总兵满桂、孙祖

  • 刘子芳

    1896—1945革命烈士。字若瑞。河北孟村人。回族。幼年在沧县高小毕业,一度在军阀部队当过兵,因丧父回家务农。1923年由刘格平介绍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1926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 达理札雅

    1906—1968蒙古族。汉名达锐荪。阿拉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善札萨克亲王塔旺布鲁克札勒长子。少时随父居北京。1931年返回阿拉善袭父爵,励精图治,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政府,发布禁烟、禁赌、禁娼等

  • 雅砻江

    河名。古称若水,又称鸦砻江,亦名小金沙江,藏语曰“尼雅曲”。金沙江支流。在四川省西康界(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经石渠、甘孜、新龙至雅江,与源出巴彦喀拉山南麓之东源汇合,经冕宁东会安宁河,南流到渡口市东

  • 四三会议

    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代表,在热河承德(今属河北)正式举行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通称“四三会议”。会上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决议规定:(

  • 马自强

    1513—1578明朝大臣、史学家。字体乾,号乾庵。陕西同州(今大荔县)人。回族。幼年读书于太华山。嘉靖十九年(1540),获陕西乡试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迁分检官,参

  • 蜂筑

    清代云南永昌府葫芦国部落首领。佤族。汉称葫芦王。雍正、乾隆年间人。葫芦国辖今沧源县班洪、班老和与其毗邻的缅甸永邦一带。葫芦国的来历与当地佤族广泛流传的人类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传说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