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急递铺

急递铺

金元传送四方文书的邮驿。金泰和六年(1206)六月始置。十二月,设都提控急递铺官总其事。《金史·百官志·兵部》:“其制,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铺兵三人,以所辖军射粮军内差充,腰铃日行三百里。凡元帅府、六部文移,以敕递、省递牌子,入铺转送。”非军期、河防,不许起马。自中都(今北京)至真定、平阳、京兆,京兆至凤翔、临洮,真定至彰德、南京,南京至归德、泗州、寿州,南京至许州、邓州,中都至沧州、益都,均有邮驿,通达无滞。元承金制,世祖中统元年(1260),自燕京(今北京)至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自开平至京兆(今陕西西安)设铺,每10里或15里、25里1铺,置铺兵(又称铺丁、铺卒)5人,于各州县无力承担差发之贫户及漏籍户内签发。后各路依制设铺,诸路总管府委有俸正官1人,州县委有俸未职正官提点。至元八年(1271)尚书省制定《急递铺条例》七条,包括视察、文书封授、传递、程限、递铺及铺兵等内容。三十一年(1294),大都(今北京)设总急递铺提领所,置提领3人。英宗至治三年(1323),每10铺设1邮长,于州县司吏内差充,专督其事。其制:一般文书付承发司分类装封发送,遇省、部、台、院及边关紧急公事,则用匣子封锁入递,随到即行。铺兵腰系铃、持枪、挟雨衣,夜则持火炬,以警沿途路人让路,以告前铺准备接递。一昼夜行400里。公文到铺,由铺司于铺历上注明公文到铺时刻、转递人姓名,验明无拆、无损,交铺丁逐铺递送。

猜你喜欢

  • 阇那崛多

    523—600隋代佛教译经师。法号智藏。健陀罗人。西魏大统元年(535),经于阗,到达鄯州(今青海乐都县)。后以北周废佛,拒从儒礼,遂于武平六年(575)与北齐僧宝暹、僧邃、僧昙等10人同往西域取经,

  • 迪辇祖里

    见“阻午可汗”(1259页)。

  • 天门岭

    古山名。所指无定论,有在今辽河东、西两说。主东说者认为,时东北地区有天门岭二,一为新旧唐书《渤海传》记大祚荣被唐军穷追所越之天门岭,具体所在或说为今黑龙江省东南境之张广才岭,或说是辽宁、吉林省交界处之

  • 祁国屏

    土族东祁第十一世土司。青海民和(一说西宁州)人。※朵尔只失结后裔,※祁秉忠侄(一说秉忠之子)。明朝时袭西宁卫都指挥同知。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进逼西宁时,率军抗击义军。清顺治二年(

  • 三原

    古地名。在今陕西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有日丰原(清邦原),北有白鹿原得名。故城在今城北。前秦置三原护军于嶻㠔山北(今县西北60里)。后魏罢护军,置三原县,后周移治汉池阳县地。唐武德

  • 隆禧总管府

    元朝官署名。为※太禧宗禋院所属4总管府之一。武宗至大元年(1308),建南镇国寺,立规运提点所。次年,改为规运都总管府。三年,升为隆禧院。文宗天历元年(1328),与殊祥院并为殊祥总管府,旋改为隆禧总

  • 石堡城

    古城名。藏文作“mkhar lcagsrtse”,原义为“铁尖城”,又称“铁刃(仞)城”,在今青海湟源县南。“崖壁峭竖,道回屈,虏曰铁刃城”。西至赤岭(日月山)三十里。为唐代驻军要地和唐蕃交通枢纽。开

  • 西克辛佛教寺院

    又称锡克沁千佛洞、焉耆明屋。“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为古焉耆国的佛教遗址。位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42公里处。分南北两区。大殿、佛塔、僧房均为土坯建筑,均已颓圮。出土大量佛头像、壁画残片

  • 纳速剌丁

    ?—1353元末官员。字士瞻。回回人。浚州达鲁花赤马合木子。随父定居河北大名。进士出身,历任淮东廉访司书吏、两浙都盐运司、淮东宣慰司属员。顺帝至正十年(1350),参与镇压真州(治今江苏仪征县)农民起

  • 博嘎尔

    珞巴族部落名称。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米林县及马尼岗、梅楚卡一带。分萨及、达芒、东鸟、海多、另腰、崩英、嘎若等7个氏族。传说其祖先※阿巴达尼和藏族祖先阿巴达洛是兄弟,原住西藏工布地区,后阿巴达尼及其子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