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

四川西部藏区有名的印刷藏文经典的机构。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土司丹巴次仁主持兴建于德格县的更庆寺,故又名“更庆寺印经院”。设总管行政事务的院长1人,下设管家1人、秘书1人。由更庆寺喇嘛内选任,3年一换。直接受土司领导,每年向土司报告工作情况及经费收支,工作优异者可连任。内设印书组、裁纸齐书组、洗刷书版组等,并有专人负责碎墨、合朱砂。初刻制了《甘珠尔》经、《萨迦全集》(《萨迦格言》)及有关医药、密咒等书版共15函。又刻制《丹珠尔》经,刻完7函时,丹巴次仁去世,其子贡呷次乃嘉错继续主持刻完共213函。后经历代德格土司、各大寺庙、大活佛及各地土司、头人增刻书版,扩建房屋,至解放前,已成为甘孜藏区规模最大、书版最多、组织健全、设备完善的印经院。所刻包括佛教经典、名人传记、医学、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等各类书籍326部,4500余种。该院还藏有《玛尼全集》、《举德滚登》、《宗喀巴全集》、《朱龙甘布》等大小书版82部,586册。总计书版合21万余块。所印经典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日本、东南亚各国。历史上与拉萨布达拉印经院、那当印经院并称为三大藏文印经院。

猜你喜欢

  • 云独昆

    见“耶律迭剌”(1312页)。

  • 直攧里部

    辽、金时北边诸部族之一。居住在阿里门河(今乌苏里江下游一段)、特滕吴水、苏衮河流域。其地有特邻城。产良马。穆宗完颜盈歌时(1094—1103年在位),在辞勒罕、辙孛得兄弟统领下扰掠耶懒路,为穆宗将婆卢

  • 法书考

    书名。元代畏兀儿书画家※盛熙明撰。8卷。熙明先祖居曲先(今新疆库车),后徙豫章(今江西南昌)。精通本民族文字,又深受汉族文化熏陶。清修谨饬,笃学多才,工翰墨,通六国书。曾参预编修《经世大典》。晚年定居

  • 哲合林耶

    见“哲赫林耶”(1859页)。

  • 新疆屯田

    清代开发新疆的措施。新疆古称西域,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屯田,但规模均不及清代。清屯政创设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统一天山南北后,始大规模兴屯。垦区遍及天山南北,尤以天山北

  •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遗址

    壮族地区古墓遗址。位于广西平乐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张家乡燕水村,地处五岭山脉都庞岭南侧,为战国时代西瓯人(壮族先民)居地。1958年发现,1974年清理发掘。共发掘165座墓葬,其中战国墓占110座,

  • 番社管事

    清代台湾高山族地区的“番租”代办人。由高山族村社头人雇佣汉人经理,在村社设有办事处,代“番社”向佃户摧收社租,缴“番饷”、办差役及与地方官府文件来往等事宜。多有侵占“番租”行为。

  • 马温葵

    清代医家。字向午。山东益都(今属青州市)人。回族。县学生。世代业医,本人尤精其术,寓居济南50年,人呼为“青州卢扁”。著有《马氏医案汇钞》一书。

  • 信苴明

    即“段明”(1693页)。

  • 察哈尔额鲁特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察哈尔地区额鲁特人专称。有新、旧额鲁特之分。乾隆十九年(1754)前内附而居是地者,称旧额鲁特,有佐领18。是年起及以后内迁被安置者称新额鲁特,有佐领6。归察哈尔都统管辖。今为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