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徐松

徐松

1781—1848

清代著名史地学家。字星伯。汉族。原籍浙江上虞(今上虞县东南丰惠镇)。后随父仕于大兴(今北京),遂定居。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编修。十五年(1810),督学湖南,任宝庆府(今邵阳市)主考,因厌恶封建士大夫诓取功名,有意不按规定恭谒“圣庙”,讲读“圣谕”,试题也不依“八股”格式,被诬以“侮慢圣贤”、“四书题目割裂经文”罪,遣戍伊犁。伊犁将军松筠爱其才,嘱为纂修《新疆事略》(后改名《新疆识略》)。遍游天山南北路,详细纪录所经山脉走向,河流发源,流向,并绘出草图,与旧史、方略等官修史书比勘,去伪存真,纠谬补缺,仿郦道元《水经注》撰写《西域水道记》,详载水道流域之交通、物产、城邑兴废、民族分布等,为研究新疆各民族历史、地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嘉庆二十五年(1820)释归,历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榆林知府等职。治学讲求实际,精通金石文字及舆地之学。著述尚有《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唐两京城坊考》、《宋会要辑稿》等。

猜你喜欢

  • 加曼寺

    莎车清真寺名。占地面积与※艾提卡尔寺相当,约16800平方米。阿古柏盘据南疆时扩建。门楼高大宏伟,继进为立有近百根雕绘木柱支撑的大殿和大殿横廊。寺东附经文学堂,可供2000名学生学经文和住宿。院中有面

  • 招坝

    见“里”(1080页)。

  • 阿棱经霸

    蒙古地区佛教大寺院授予的经学学位。僧徒在寺庙中经过学习,获※格不什学位后,再经过10年深入学习,业满,举行典礼仪式,由活佛授予此学位。获此学位者即具有中级僧侣地位而受到礼待,从此可以自由研究深化。

  • 常青

    1717—1793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佟佳氏。巡抚安图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都统、将军授闽浙总督。任内徇庇一些废弛营武、执法侵渔之贪官污吏。以彰化天地会领袖林爽文率众起义,攻克彰化,自泉

  • 韦州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韦州(今属同心县)南街。是宁夏最大最古的寺院。相传建于元末,明代扩建。一说明初由回民海文远为首筹款修建。清初及光绪年间,多次扩建。有9间3门,3脊两卷(即五个勾连

  • 纳千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召片领的随从。狩猎官,负责管理弓箭,兼收特别税。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

  • 嘉木样土丹尼玛

    1779—1862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任堪布。藏族。出生于泽云哈团达参地方。从嘉木样剃度出家,并受灌顶,聆听经法。拜华热格西·吉迈旦却为师。11岁入经院学习。14岁从贡塘·嘉贝样受沙弥戒。聆听土观·

  • 安多

    藏语音译。①地区名。指今青海巴彦喀拉山以东,除玉树州以外的全部地区,包括甘肃省的甘南州及河西藏族地区,和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等广大操藏语安多方言的地区,统称“安多”。分布在这一地区的藏族,自称“安多哇

  • 必济

    即“妣吉”(1260页)。

  • 绰罗斯北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峡贝子旗或哈尔格贝子旗。康熙五十五年(1716),准噶尔部台吉卓哩克图和硕齐孙阿喇布坦率众附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二佐领半。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