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弱水

弱水

古水名。古籍所载弱水甚多。 ①《后汉书·东夷传》:夫余国“北有弱水”;《晋书·四夷传》:肃慎氏“北极弱水”。此弱水南北朝以后史书作难水、那水、诺尼江,皆同音异译。所指诸家所说不一:或说即今黑龙江;有说为第一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一说乃自前苏联境内之结雅河流入黑龙江后的统称;有说仅指第一松花江;或说为今齐齐哈尔市东北之乌裕尔河;旧还有人认为实非有一水曰弱水,乃指雅克萨城以东、齐齐哈尔市以北落叶堆积人不入的所谓“哈汤”沼泽地。 ②《晋书·乞伏炽磐载记》:晋恭帝元熙元年(419),遣征西将军孔子率5000骑大破吐谷浑觅地于弱水南,觅地率众六6000降,拜弱水护军,此弱水所指可能即今青海。 ③《资治通鉴·宋纪三》载: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柔然,“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涿邪山在今蒙古国阿尔泰山脉东南部一带,此弱水当在其东。

猜你喜欢

  • 学朗

    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一些村寨对被雇童工的称谓。一般为十二三岁,主要被本家族头人或富裕户雇来看管婴儿和做家务劳动,同主人同吃同住,但其劳动往往超过一般同龄人的负担。雇用时间一般为一二年,离开

  • 始平

    南北朝时期柔然他(佗)汗可汗伏图年号。506—508年,凡3年。

  • 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宪宗四年(1254),忽必烈征大理至丽江,设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改茶罕章宣慰使司。十三年(1276),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故名。二

  • 铳鼓

    又名“长鼓”。瑶族人民一种传统打击乐器。宋时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和周去非《岭外代答》已有记载。鼓身多为木质,过去也有用泥烧制,两端粗中间细,状如腰鼓,两端蒙以羊皮,如近人傅角今《湖南地理志》所言:“瑶

  • 奥姑

    契丹习俗。详见“拜奥礼”(1664页)。

  • 显圣

    大圣燕帝史朝义年号。761—763年,凡3年。

  • 曹元深

    ?—945五代时,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次子。后晋天福五年(940),兄曹元德卒,继任。七年(942),自称“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遣使贡于晋。八年被后晋授为检校太傅,沙州归义军节度使。

  • 呼伦贝尔副都统

    清朝管理呼伦贝尔地区的最高长官。雍正十二年(1734),在伊敏河西岸(今海拉尔市正阳街地区)筑呼伦贝尔城,设统领管理。乾隆八年(1743),清政府改设副都统衔驻呼伦贝尔城,称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隶黑

  • 柏节圣妃

    亦作“柏洁夫人”,即“慈善夫人”(2407页)。

  • 安远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领宁、郿、慕、常四州。治宁州。故址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与前苏联交界之兴凯湖东岸或东北岸。辖境原为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之一的越喜部故地,约有今兴凯湖东北至前苏联伊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