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蒙古地区之驿站。岭北行省为元明统治集团的“兴王故地”,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已有通往内地和西域的驿站,供官吏和使臣往来及运送粮饷之需。至窝阔台汗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正式建立驿站制度,扩大驿站的路线
南北朝时期氐帅。初据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自称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苗裔。北魏孝昌(525—527)中,举族归附北魏。后受梁封为雄勇将军、北益州刺史、阴平王。梁大同元年(535)十一月,进号平
见“捺钵”(2037页)。
见“耶律陈家奴”(1326页)。
于阗国王李圣天年号。912—940年,凡29年。
唐代招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以大贺氏八部之一坠斤部为万丹州,以原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剌史以统之,隶松漠府。武则天万岁通天元
古碑刻。北宋李彦弼(奉议郎权通判桂州)撰文。刻于政和五年(1115)。碑高3.66米,宽4米。正文真书,左行竖刻,字径8.3厘米,计1820字。内容首述邕州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形势、物产、民风等,次述建置
前燕烈祖景昭帝慕容儁年号。352—357年,凡6年。
参见“巴颜”(407页)。
蒙古语音译,意为“黑民”、“贱民”、“身份低下的人”。或译为哈剌洪。蒙古社会平民阶级中的下等户。他们一般只有少数牧畜,生活贫困,无力摊纳财物,是封建领主征用劳役的主要对象,有些人甚至沦为领主和上等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