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宾兔

宾兔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蒙文史籍作爱达必斯达延诺延。孛儿只斤氏。※吉囊孙,※狼台吉(拜桑固尔)长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叔祖父俺答汗率数万人进入西海(青海),败达延汗右翼叛臣卜儿孩,攻略当地藏族、撒里畏兀儿族等。俺答汗东返土默特后,被留居松山(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东松山),时称“松山宾兔”,以别于留居青海的俺答汗子“西海丙兔”。部众5000余人(一说1000余人)。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贡协议后,受明封为指挥同知。与明朝互市于庄浪(今甘肃永登县)。俺答汗卒后,无人节制,故不断与明军发生冲突。万历二十六年(1598),松山地区被明将李汶(亦作李旼)、达云(回族)夺取,并修筑边墙阻止蒙古兵马进入,鄂尔多斯部遂失去占据40余年的松山地区。

猜你喜欢

  • 乌罗府

    府名。明置。元置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松桃县西南乌罗。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乌罗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隶贵州布政使司。领有朗溪、答意、治古、平头著可等长官司。

  • 纳广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政权中负责主持宗教祭祀的官员。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十田级”,享有薪俸谷子300挑(每挑约合50斤)。

  • 楛矢石砮

    肃慎及其后裔挹娄等使用的箭名。简称楛砮、楛矢或石砮。因箭杆以楛木、箭头以石为之而得名。为肃慎族系早期狩猎工具和武器,亦为远古至隋唐时向中原部族集团首领和中央王朝纳贡的贡物。传说中的舜禹时代,肃慎人即以

  • 达椿

    ?—1802清朝大臣。字香圃。满洲镶白旗人。乌苏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选庶吉士。历翰林院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大理寺卿。二十九年(1764),入直上书房,充《四库全书》总阅,

  • 信牌

    金代牌符。又称递牌。初,女真人尚无文字,诸部长各刻信牌,交互驰驿。至完颜杨割(盈歌,1053—1103在位)时,采用完颜阿骨打建议,禁诸部擅制牌号,自是号令乃一。完颜阿骨打建国后于收国二年(1116)

  •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西夏国家法典名。夏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北王兼中书令嵬名氏主持修纂,参予修纂者共23人。全文20卷,分列门、条,共1460条。内容参照唐、宋律书,又反映西夏民族特点。1909年发现于中国黑

  • 宣抚同知

    官名。元代设置。职位仅次于宣抚使。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五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爱门人

    清代※达斡尔族的别称,见(735页)。

  • 巴隆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西右翼后旗”(1453页)。

  • 鲜于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丁零大姓之一。初见于《汉书》。主要分布于定州(治卢奴县,今河北定县)。一说出自春秋狄国鲜虞之后。频见于十六国南北朝史籍。如东晋太元十年(385),司马鲜于乞杀翟真于行唐,后长史鲜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