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合周

完颜合周

金大臣。一名永锡。女真族。姓完颜氏。贞祐二年(1214),为元帅左监军。三年,领中山、真定、保、涿等兵救援中都(今北京),未至,为蒙古军所败,被削除官爵。四年,任御史大夫,权尚书右丞,总兵陕西,驻兵渑池数日,至京兆(今陕西西安),畏蒙古兵,避而不战,失潼关,夺爵除名。兴定三年(1219),复起为参知政事。正大四年(1227),蒙古军攻占临洮府,为议和使,与蒙古议和。天兴元年(1232),为同判大睦亲府事,兼都点检,管宫掖事。汴京(今开封)被围,谏言于京城括粟可得百余万石,与左丞李蹊总其事,不顾民众死活,大搜括。好作诗词,曾作《括粟榜文》,因词语鄙俚,被京人讥为“雀儿参政”。

猜你喜欢

  • 偃渠

    匈奴大将。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以汉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等统军攻匈奴,受狐鹿姑单于命,与左右呼知王将2万余骑拦截汉重合侯莽通(马通)所率汉军于天山。见汉军势强,不战而退。

  • 海思福

    1821—1918伊斯兰教经师、学者。教名哈桑。河北孟村人。回族。祖居河北大厂,清中叶迁此。出生于书香门第、阿訇世家。幼承家学、熟研伊斯兰教经典及阿拉伯文、波斯文。精研天文、地理、数学、哲学,擅长诗词

  • 好王

    即“美川王”(1761页)。

  • 前秦高帝

    见“苻登”(1342页)。

  • 盟长

    清代盟旗制度所定,对旗札萨克实行监督和掌管盟务的人。按制,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由理藩院请旨简放盟内各旗中的札萨克一人兼摄盟长,或按同部诸旗建盟,以部首领为盟长。一般每三年会盟一次,由盟长召集

  • 加古部

    辽、金时女真部族之一。分布于胡论河(今拉林河上游支流活龙河,亦称呼兰河)流域。《吉林通志》谓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县境内。该部人后来皆以部名为姓氏。《金史·乌春传》称:该部有名乌不屯者,为锻工,善制被甲,尝

  • 玉龙答失

    蒙古国宗王。又译玉龙塔失、玉龙塔思、玉龙罕。孛儿只斤氏。宪宗*蒙哥第三子。中统元年(1260),拥阿里不哥即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与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称帝的世祖忽必烈对峙。

  • 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

    古墓名。又称苏勒坦玛札,位于今新疆阿图什镇郊外。为10世纪喀喇汗王朝苏图克·布格拉汗陵墓。原仅有一拱北,后经阿古柏扩建,增筑礼拜寺和教经堂,气势雄伟。因布格拉汗最早在新疆推广伊斯兰教,故深受教徒崇拜。

  • 萧胡辇

    ?—1007辽后族、驻边女将。名又作呼辇。契丹族。为承天太后※萧绰姐,齐王罨撒曷妻。《辽史》失传。景宗时,保宁四年(972),夫卒,自封齐妃。圣宗时,统和十二年(994)八月,受命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及永

  • 景福保

    清代傣族起义首领。云南湾甸州(今昌宁、凤庆一带)人。傣族。清咸丰年间,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民起义,漫延到德宏、耿马等地。咸丰二年(1852)三月,被当地傣族农民举为首领,起而响应。以“平分土地安身”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