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方典礼

天方典礼

书名。全名《天方典礼择要解》。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撰。成书于康熙年间(1662—1722)。20卷。前附《采辑经书目》82种。内容分两大部分:前4卷,以《原教篇》开宗,简介伊斯兰教的历史和道统,以阐述“认主独一”之根本,为全书之总纲;后十五卷,分述五功、五典、民常(居、用、服、食)及聚礼、婚丧等穆斯林日常必遵之伊斯兰教礼法。自序中称此部分是在浩繁之“天方礼法”书中,“择其最关于民生日用者,汇为一帙”。常被作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重要教材,影响颇大。乾隆四十七年(1782)呈进为唯一收入《四库全书》书目中的中国伊斯兰教作品。自康熙四十九年(1710)初刻本问世以来,共有16种版本之多。最新有1988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嘉宾等点校本。

猜你喜欢

  • 莫弗纥

    见“莫何”(1823页)。

  • 雅发罕

    满语音译,意为“步下”或“步行的”。一作“雅法哈”。清代曾称散处山野仅以纳貂为役的广大鄂伦春猎民为“雅发罕鄂伦春。”

  • 左文襄公全集

    书名。又称《左宗棠全集》。清左宗棠撰。杨书霖编纂。全书109卷、卷首载本传、神道碑、墓志铭。另有奏稿64卷,谢恩折2卷、书牍26卷、文集5卷、批札7卷、诗集、联语、说帖、咨札、告示等5卷。别有张大司马

  • 都拉特部

    即“杜拉特部”(962页)。

  • 双飞燕舞

    白族主要舞蹈之一。跳法与※霸王鞭舞略同。打双飞燕(四竹片组成,饰彩带,握于两手敲击发声)、※八角鼓的男青年,头扎长幅白布包头,包头上缀四方巾,头巾四角坠以串珠,脚上系响铃,身上披重叠数件的对襟衣,舞时

  • 奴申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和睦”之意。金代女真人多有以此命名者,如乌古孙奴申、※完颜奴申、把奴申、粘葛奴申等。

  • 参见“设”(923页)。

  • 和解热素

    唐代室韦首领。唐朝为加强对室韦的管辖,在其地设室韦都督府,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领府事。唐贞元时(785—805)任都督,八年(792)闰十二月,亲率10人朝唐。一说“和解”当为部名(唐代室韦有和解部)

  • 苟赤

    元代蒙古官名。蒙古语“格兀”(又作“格温”,即“苟”),意为“牝马”、“赤”意为“司事人”。即放牧牝马及掌管牝马群者。蒙古俗:牝马与马驹分群放牧,以便挤取马乳,酿制湩酪。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玉你

  • 法坦河所

    见“敷答河千户所”(24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