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三等之称。多罗,沿用满语,郡王,沿袭古代皇族封王之名,两合而定此名。册封郡王,授镀金银册,以为延后。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10爵,定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十年(1653),列爵12等,改定郡王一子封※长子,待袭郡王。乾隆三十九年(1774)定,凡获此高爵者,有属开创帝(汗)业的功封,亦有属帝室中亲贤的恩封。功封者即以其长子反复承袭郡王;恩封者则以其袭次递降,至奉恩辅国公截止,即以此等公爵世袭罔替。郡王,正妻以封福晋,又封侧福晋3人。制以其正福晋一子出封长子或以降袭一等,在未封、未降袭之前,例与正福晋余子同授应封之爵;正福晋余子,初封一等镇国将军;侧福晋之子,初封三等镇国将军;别室、所居妾媵之子,初封三等奉国将军。封前,例需考以满语、马步射,以优、平、劣决定其应封、应降或暂时停封,名曰考封。此外,清廷于游牧蒙古、回部(维吾尔)和藏族中,亦封有此爵,以蒙古者为多。

猜你喜欢

  • 元桢

    ?—496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拓跋晃子。皇兴二年(468),封南安王,加征南大将军、中都大官,迁内都大官。孝文帝即位,任凉州镇都大将。以绥抚有方,加都督西戎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

  • 番耆

    清代对高山族“番社”中孚有声望的老者称谓。不属村社头人,但重要社务如通事、土目的禀举或请斥革,村社公有土地的给垦或典押等,常由他们签名认许,社内争执,通事、土目也常会同他们予以调处。

  • 达本

    清代云南班洪部落联盟首领。汉称班洪王。道光、咸丰年间人。佤族。初通过战争征服班洪地区的其他村寨、部落,逐步统一班洪地区,使之从原始部落状态发展为初具规模的国家形态。其为该地区第一代班洪王。

  • 甲喇

    清代八旗组织中旗直辖单位的名称。满语音译,汉译参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固山(满语音译,“旗分”之意)下辖5甲喇,每甲喇下辖5牛录(汉译佐领)。随着八旗成员

  • 完颜匡

    1152—1210金大臣。本名撒速,亦名弼。女真族。完颜氏。金始祖※函普九世孙。初事豳王允成,为教读。大定十九年(1179),以才学博通,德行淳谨,奉命教完颜璟 (章宗)、完颜珣(宣宗)兄弟汉字、女真

  • 图明额

    ?—1847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奚他拉氏。由官学生考取翻译生员。嘉庆六年(1801),补工部制造库库使。十四年(1809),补笔帖式。十九年(1814),升都水司主事。道光五年(1825),升员外

  • 马之龙

    1781—1852晚清著名诗人和作家。字子云,号雪楼。纳西族(-作回族)。云南丽江大研镇人。为人正直不阿,博学多才,善吹铁笛,与同乡牛焘并称为“牛琴马笛”。具有爱国思想,喜谈天下古今时弊,慨然著文评论

  • 哲别

    ?—约1224蒙古国大将。又译者别、只别、哲伯、遮别等。别速惕氏。原名只儿豁阿歹。初依附泰亦乌部。宋嘉泰二年(1202),“阔亦田之战”兵败,降铁木真(成吉思汗),以骁勇善射,赐名哲别(意“箭簇”)。

  • 萧陶隗

    辽道宗朝大臣。字乌古邻。契丹族。宰相萧辖特六世孙。性刚直,不惧权贵,每大议,无视帝有难色,毅然决之,故有威重。咸雍五年(1069),任马群太保,察知群牧治理冗乱,常以少为多,以无为有,上下相蒙,积弊成

  • 耶律忒末

    ?—1226金末投蒙将领。契丹族。为辽都统耶律丑哥子。金代为都统。成吉思汗九年(1214),见金势已去,与子天祐率3万众投蒙,入蒙后授帅府监军,领兵攻平棘、栾城、元氏、柏乡、赞皇、临城等地。十六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