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库图勒布拉克,西至库布色固勒,南至那棱图勒布尔,北至巴勒齐尔山。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三十一年(1692),札萨克多罗郡王善巴从子阿哩雅来归,授一等台吉兼札萨克。雍正十年(1732)阿哩雅子格木丕勒,以击准噶尔功封辅国公,乾隆二年(1737)晋镇国公。四十六年(1781)诏世袭罔替。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库图勒布拉克,西至库布色固勒,南至那棱图勒布尔,北至巴勒齐尔山。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三十一年(1692),札萨克多罗郡王善巴从子阿哩雅来归,授一等台吉兼札萨克。雍正十年(1732)阿哩雅子格木丕勒,以击准噶尔功封辅国公,乾隆二年(1737)晋镇国公。四十六年(1781)诏世袭罔替。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属突厥语族,主要来源于沙陀突厥、回鹘余部。辽、金时散居于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北地区。因邻近汉地,受汉族、契丹、女真影响,在蒙古各部中经济较为发展,故
见“马悟真”(176页)。
书名。全称《玛尔巴译师传所见获益》。作者乃久巴查通杰布,又名藏嫩黑如迦桑结坚参(1452—1507)。约成书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作者生于后藏扎西喀嘎。出身密咒者家庭,学噶举派教法,系一虔诚教徒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土官八玺帅众归附,清准其请,承袭原土千户职。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盐源县右所。嘉
元代金齿孟定甸(今云南耿马孟定区)傣族首领。至元二十四年(1287),与孟缠甸官阿受夫、鲁砦官木拜共率民2.5万,请归元朝统治。元初在滇西设金齿安抚司,领6路,孟定诸部未尝统属,至是内属,设孟定路军民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洮尔河卫。据《明会典》载,为“正统后继置卫”之一,一说置于永乐(1403—1424)初年。天顺五年(1461)十一月,命该卫故指挥佥事阿路秃之子塞兀得袭职。塔儿河清代
唐时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解放前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对耕地的一种习惯计算单位。即一架牛(两牛共拉一犁)耕作一天的土地面积。因牛的强弱和耕地土壤的软硬差异,故不同地区一架地的面积并不相同,有的地区为一市亩多,有的则二市亩多,反映其度
见“畏可”(1656页)。
明代云南定边县土官。傣族。定边县丞阿鲁嫡孙。祖父年迈告退,因其父阿吾不通汉语,由其赴京进贡告替。洪武二十九年(1396),从其请,袭楚雄州定边县县丞。永乐元年(1403),进言:僰种(傣族)赋性温良,